工銀國際研究部 紀春華、吳愷奕

市場展望方面,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已經形成較為明確的下行趨勢。其他通脹指標,包括個人消費支出價格(PCE)指數、隱含通脹、美國密西根大學通脹預期等,亦從多方面顯示美國通脹壓力已明顯下降。而市場此前最為擔憂的「工資-通脹」螺旋上升,在12月工資漲幅顯著降溫後,也有所緩解。美國非農就業資料顯示勞動力市場韌性仍然較高,但薪資增速的超預期下降或意味着通脹壓力持續緩解有可能在美國經濟軟着陸的情況下發生,令市場對加息及衰退擔憂均有所下降。

全球經濟向好 提振股市情緒

2月FOMC會議如期將加息幅度放緩至25個基點。IMF將2023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從2.7%上調為2.9%,並預計在2024年上升到3.1%。通脹壓力下降的背景下,經濟預期出現改善,這是市場最期望看到的組合,有利於股市風險情緒提升。

內地方面,中國去年四季度經濟情況整體好於預期。去年12月宏觀資料顯示防疫政策優化對經濟仍然造成一定影響,但程度整體可控,並且好於此前預期。尤其是消費資料在優化後出現了明顯的底部反彈,是幾大經濟部門中恢復最為迅速的。

防疫政策轉向後,2023年春節假期內旅遊、電影、零售等各項消費均快速恢復。

隨着多地已經度過了疫情高峰期,未來在政策持續加碼之下,經濟活動加速修復,各項資料大概率將會持續好轉。中期經濟底部企穩修復的向好趨勢比較確定,有利於中國股市從估值的快速修復過渡到宏觀資料改善帶動的盈利逐漸復甦。港股在經過連續上漲之後,存在一定調整需求。在宏觀數據超預期背景下,預計調整幅度相對有限,或僅出現短期橫盤走勢,但不改中期向上趨勢。

我們建議在市場上行趨勢中出現短期調整的階段,可進行逢低買入。港股市場自去年11月以來經歷了連續大幅上漲,恒指估值已經接近歷史平均水平,已經積累了較多獲利了結壓力。但在宏觀以及基本面資料持續向好的情況下,本次調整造成市場再度發生趨勢反轉的概率較低。我們建議仍然以高彈性的資訊技術、可選消費以及醫療保健來參與本次調整,以獲得反彈時更高的回報。另外,隨着宏觀經濟以及春節期間旅遊、消費等資料超預期復甦,也可適當增加金融、地產、工業等周期板塊的配置水平。

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