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98年,九龍寨城無清官駐守,樂善堂也失去支持,只能停辦。圖為九龍寨城殘存的花崗岩石額。 資料圖片

1898年,清廷與英國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英國租借新界99年。雖然《專條》明言中國官員仍可在九龍寨城各司其事,但是英方卻自行遣兵入城並封閉九龍關。自此,九龍寨城無清官駐守,這對樂善堂的打擊甚大,不僅堂址被列入新界地區,受香港政府管轄;還因民心浮動,人事複雜,籌錢維持堂務困難,所有善舉都被迫暫時中斷。

樂善堂停辦原因,和樂善堂創立的原因基本是一致的,即失去了寨城官員的支持和九龍關的撤走。樂善堂籌辦初年,有賴寨城官員如彭玉等人大力支持,寨城凋零,頓時失卻地區官紳合作的基礎。

更可惜的是,樂善堂主要收入來自龍津碼頭,據《續築龍津木橋記》所記,「樂善堂施濟所需……蓋藉斯地之財,即以濟斯地之用,實一舉而兩善具焉」,由此可見九龍樂善堂和龍津碼頭的共生關係。當然,我們已無法得知碼頭如何收租,或樂善堂如何分配租款作慈善用途,但整體而言,由於碼頭的開設,原來從事商品交易的九龍街更見繁華。龍津碼頭為樂善堂提供長期收益,但自英兵於1898年登陸,九龍關撤走,樂善堂遂失去主要的經濟支柱。

踏入二十世紀,城市的建設,加速了九龍區內商業活動的發展。1904年,樂善堂重開,但原來四約二十三村等沙田、荃灣、蠔涌團體代表已不見於名單之中,只餘下九龍城的附屬村落,如像福佬村、西頭村、下沙埔村的村代表。 樂善堂的經費收入大部分來自九龍城商戶同仁的捐助,樂善堂的值理中,亦多屬此類經營商舖的街坊。例如「福昌押區朝鵬、三全雜貨店莫騰、同孚布店凌煜彰、福生堂藥店劉來福」等,均為有名望的街坊代表。

這一時期的樂善堂,服務內容也更多元,從贈醫扶貧,走到教育事業。1929年,樂善堂鑑於九龍城失學兒童甚多,遂決定先在樂善堂堂背側房舍興辦一所女義學。1930年,再增辦一所男義學,於是九龍城貧困的男女學童終有受教的機會。樂善堂自設立教學工作,在籌措經費方面頗感困難,政府只津貼每年港幣200元,樂善堂捉襟見肘可以想見,幸好主事者不放棄教育事業,方能堅持到今。1935年至1939年,樂善堂擴充招收學生名額,在堂內餘地增建課室兩間,校務轉趨蓬勃。

1935年,該堂為使社會人士對其加深認識,遂進行革新,並編印特刊,將其沿革及堂務概況公諸社會,以作宣傳。1939年,特刊首次出版,頗收宣傳之效。

◆ 邱逸(中國文化研究院院長、香港歷史博物館歷史教育計劃顧問、香港電台歷史節目主持人、近著包括《香港極簡史》。)

逢星期五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