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經濟學家 宋清輝

每逢年末,總有許多投資者會感覺當年的A股熊冠全球。的確,深證成指今年以來在截至12月5日時的跌幅已超過23%,這個成績放在全球資本市場中應該算得上倒數。深證成指的表現還不算是最差的,常常被投資者譽為神話的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截至今年12月初的跌幅達到25%以上。

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可以確定是「熊」,因為股指基本上就是緩步下行的,美聯儲今年以來的一系列加息操作,對市場造成了非常大的衝擊,標普500指數的累計跌幅也有15%左右,道瓊斯工業指數還好,全年至今的跌幅在7%左右。

市場有復甦在即跡象

A股的表現與美股有一點相似,創業板指、科創50全年累計跌幅將近28%,上證指數的跌幅不到12%,說明在當前環境下藍籌股受到投資者青睞、科技類股票則有些信心不足,這種行情也是一種長期護盤的表現,換句話來說就是「資本市場復甦在即」。

隨着疫情防控更加科學化以及人們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進一步放開,市場信心將在一定程度上提振,只不過這種提振會有些波動,畢竟不同觀點的資金會有著不同方向的判斷。樂觀的資金會認為,進一步的開放有利於實體產業和服務業的發展,「雙循環」帶來的動能將進一步釋放,相對過去三年,宏觀經濟將以向好的態勢發展;慎重的資金則會認為,在對未來全球疫情變化未知的情況下,市場上存在大量的不確定性,時時都可能出現「黑天鵝」類的不可控事件,有可能有再次影響到投資者的信心。

中國經濟發展前景看俏

筆者認為,近十來年,全球經濟長期處於並將在未來一段時間繼續處於撲朔迷離、前景不清的狀態之中,無論是否出現2020年初延續至今的公共衞生事件,全球經濟都大概率走下坡路。疫情的出現加快了低迷的進程,也將進一步刺激各經濟體「重建經濟」的願望,換句話來說,在海外經歷「病急亂投醫」「躺平」等一系列操作後,各大經濟體也希望能夠盡快驅散陰霾,這也將為中國的經濟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說句打氣的話,中國人能戰勝非典、甲流,能抗住新冠病毒一波波攻勢,能實現全面脫貧,能搭乘天宮遨遊太空,能高質量完成一系列高難度的挑戰,那麼就一定能建造好一個優秀的資本市場。從我國近年來的基本面來看,中國經濟有足夠的實力、底氣、幹勁支撐起A股,但因為場內資金不足、市場制度尚不夠完善、投資者信心得不到支撐等綜合因素,導致A股的實際狀態表現常常達不到預期。

過去三年,儘管有各種憂慮,但各界都通過自身的努力創造了許多希望;過去八年,我們從剛開始的「追漲」到「千金難買牛回頭」,再到「別人絕望時我貪婪」,繼而到「逢低布局」的希望,對於周期性的股市而言,熬得越久,希望就越大。

最樂觀牛市下月便啟動

從2005年12月A股完成近半年調整後開啟牛市,到2014年7月完成近半年調整又開啟新一輪牛市,兩個牛市啟動間隔了8年半的時間。若是以此時間為週期,新一輪的牛市啟動行情真的不遠了,樂觀一點的啟動時間就在2023年1月份,謹慎一些大概在上證指數回調至3,000點的時候,藍籌股將在此發揮重要護盤作用。若是2023年中期市場整體回暖,A股揚帆起航,科技股尤其是成長型股票更加值得中短期關注。

作者為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著有《強國提速》。本欄逢周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