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提及數據顯示粵劇演出場次大增,但入場人次卻未曾隨着大幅上升,我認為數據帶來以下兩項啟示:(一)演出場次大幅增加,觀眾入場人次缺乏增長,顯示入座率下跌嚴重,要正視是否出現「濫演」的情況;(二)觀眾入場人次停滯,顯示過往的觀眾拓展計劃缺乏成果;近年持續下跌,是否顯示市場正逐漸收縮?

觀眾入場人次缺乏增長,可能會為本地粵劇發展帶來一個結果:資深演員在十年內相繼退出舞台後,新秀演員沒法保持市場規模,市場持續萎縮,粵劇無可避免需由公帑支持其生存,香港粵劇的發展今天到了關鍵的時刻。

擴大市場規模是維持本地粵劇生存空間的重要課題。所謂擴大市場規模,對粵劇而言,就是吸收更多觀眾購票入場看戲。一談到培養新觀眾,大家都會把目光射向青少年,很少人會提及吸收更多銀髮觀眾,反而會認為觀眾年紀大是造成粵劇市場萎縮的原因。老實說,向青少年推廣粵劇,是播種的工作,成效非三朝兩日可見;但香港人口進入老年化高峰期,商界了解新一代退休人士的消費能力不容忽視,所以十分重視「銀髮市場」的商機。根據世界衞生組織的定義,「銀髮族」泛指65歲或以上的成年人,又稱「第三齡」人士。他們大部分為準備或正處於退休階段,需要承擔的工作和家庭責任相對上較輕,因而有更大空間建立新的生活模式,亦有充裕時間實現個人理想。不少銀髮消費者擁有相當的個人儲蓄,加上有子女支持,是「實力雄厚」的消費族群。他們亦可分為「即將成為長者的人士」(55歲至64歲)、「初老」(65歲至84歲)和「老老」(85歲或以上),當中即將成為長者的人士普遍身體較好和學歷水平較高,對資訊科技的接受能力較強,在娛樂消遣方面亦較具消費力。

我認為粵劇界必須分清楚「勞利部分的持份者」和「非勞利部分的持份者」,在拓展觀眾層的工作要兩條腿走路,在向青少年推廣粵劇的同時,也要開拓中老年市場。 ◆文︰葉世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