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熙 立法會議員

上星期六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3周年的大日子,香港處處洋溢一片新氣象。筆者除了出席升國旗儀式及慶祝酒會外,更聯同民建聯東區支部團隊、香港青年聯會的領袖以及40多位的青年義工,探訪了筲箕灣耀東邨的基層家庭,特別是有兒童及青少年的家庭,向他們送上愛心禮包,一同分享節日的祝福。

香港是一個高度發達的成熟經濟體,不過我們絕不能忽略香港面對着的嚴重貧富懸殊問題。根據當局的數據,香港2016年的堅尼系數為0.539。這個數字不但遠超國際公認的0.4警戒線,亦創本港45年來的新高,反映香港的貧富懸殊持續地惡化。不幸的是,新冠疫情進一步嚴重打擊香港的經濟,對於基層市民的生活更可說是雪上加霜。因此我們在共慶佳節之餘,千萬也不能忘記社會基層的困苦。

過去在議會上,反中亂港政客的拉布、衝擊等政治對抗,阻礙了很多民生議案的討論及推動。不過,在完善選舉制度之後,反中亂港者被排除在治港班子之外,現時所有立法會議員均是愛國愛港,有關的阻撓因素已經全然消失。既然議會現時有一個來之不易的好時機,我們就更應好好聚焦應對貧窮問題。

當局早前成立了由政務司司長領導的「弱勢社群學生擺脫跨代貧窮行動小組」,相信是一個好的開端。小組推出「共創明Teen計劃」,受到社會的熱烈關注,相信計劃推行一段時間後,應該可以總結當中的經驗並進一步擴展,惠及更多基層學生。

不過更需注意的是,從當局現時公布的工作小組名稱可見,受惠者只集中在學生,尚沒有專門計劃推動社會關愛其他的弱勢階層。從源頭出發,解決跨代貧窮的問題,有助於改變青年的人生軌跡,日後自然就可以脫離貧窮。不過這方面需時建設,而且政府也有責任兼顧現存的老年貧窮、在職貧窮等問題,當局有必要更積極地思考如何理順社會各弱勢群體的扶貧工作。

現屆的扶貧委員會即將任滿,當局是時候重新檢視委員會與新設立的「弱勢社群學生擺脫跨代貧窮行動小組」的關係。最近一次扶貧委員會的新聞公布內容,就是由政務司司長介紹「共創明Teen計劃」,並與委員作出討論。筆者感到奇怪的是,司長明明已經在行動小組有相應的討論,為何仍需要在扶貧委員會再一次收集意見呢﹖這會否有疊床架屋,重複了相關工作呢﹖

當局應把握扶貧委員會換屆的契機,為扶貧委員會作出新的定位,例如將有關青年的扶貧工作交由「弱勢社群學生擺脫跨代貧窮行動小組」專責處理,以便釋放委員會的空間處理其他階層的貧窮問題。特區政府的扶貧工作不應限於青年,而應該覆蓋各個階層,讓整個社會也可以分享社會的經濟成果,讓香港成為有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三感社會」。我們要用實際的成果,造福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