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工王永松說:「砌磚就要天熱做,水泥乾得快,活好幹。」他早上4點半起床,5點半來到工地準備幹活,中午回家休息,晚上再來幹活。香港文匯報記者孟冰 攝
◆廖大姐在工地做搬運工,她的大兒子明年大學畢業,小兒子還在讀高中,她想多賺點錢給孩子讀書、買房。香港文匯報記者孟冰 攝
◆木工李德亮吃着西瓜,另一隻手還在忙手裏的活。香港文匯報記者孟冰 攝

黝黑的皮膚、健壯的身體、沾滿灰塵的粗布衣服和裸露皮膚上凝結的汗珠,構成了高溫下建築工人的形象。炎炎夏日,路上的行人紛紛避暑減少出行,而建築工人彷彿不知疲累地緊張忙碌着。香港文匯報記者走訪了幾個建築工地獲悉,為了避開正午陽光直射,在當地官方許可的施工時間內,作業時間已經改成上午6時至10時、下午17時至21時,但工人們依舊滿身是汗,一滴滴汗水滾落在塵土飛揚的工地上,澆築出一棟棟城市建築。 ◆香港文匯報記者 孟冰、張蕊 重慶報道

8月初的一天,香港文匯報記者在上午9時來到位於重慶綦江區通惠河河段的綠化工程地段,這是中建二局西南公司承建的綦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的支項目。3小時以前,晨曦初露時,工人們已經陸續開工了,此時室外溫度達到38攝氏度,空氣中偶然吹過的一絲微風都是大自然的饋贈。工人們頭戴安全帽忙碌着,有條不紊、汗流浹背,走近他們,不時能聞到陣陣汗味。

木工:熱點不算大困難,沒問題

53歲的李德亮是一位木工,正蹲在工地上鋸木板,眼角堆積的皺紋和嘴邊花白的胡茬,讓他看起來比實際年齡略顯蒼老。當工長給他遞來解暑的西瓜時,他頭也沒抬,笑呵呵地接過來兩口吃完,繼續埋頭幹活。

隨着日上三竿,李德亮黝黑的皮膚上,汗如豆大,「我幹木工這行20多年了,一直都是在戶外做工,三伏天就是這樣,難熬,熬過了就好了。現在工地也比較人性化,我們要是覺得累了,就休息一下,休息棚裏有藿香正氣水。」年過五旬的他面部消瘦,但體魄健壯,毫不遜於年輕人,一張厚重的木板可以單手提起。「我覺得我至少能再幹十年。」李德亮笑着對香港文匯報記者說:「但是過了60就強制退休了,其實我們身體是最好的,還想繼續幹。」

李德亮與工友們每人都有一個高約40cm的塑料水杯,每隔一小時就喝完一大杯,據工友們說,多喝水是最好的避暑措施。炎熱天氣仍在持續,但李德亮很樂觀:「當然希望降溫,不過我們也不希望下雨,會耽誤工期,熱點不算什麼大困難,沒問題。」

瓦工:熱天水泥乾得快,活好幹

在工地採訪了不到兩小時,香港文匯報記者僅僅是站着不動就已經汗如雨下,卻還有人正在把滾燙的水泥抹在磚瓦上。進行這番操作的瓦工叫王永松,今年40歲。「砌磚就要天熱做,水泥乾得快,活好幹。」王永松用整平的工具將紅磚上的水泥刮平,他對香港文匯報記者說,自己還年輕,不怕吃苦:「每天我早上4點半就起床了,5點半就來到工地準備幹活,中午回家休息時喝點冰水、打個盹,晚上再來。過幾天涼快了,就可以正常時間做工了,晚上能多睡會。」

女工:多賺錢給孩子讀書買房

儘管身着統一的施工馬甲、戴着一樣顏色的安全帽,但香港文匯報記者仍然一眼看到正在搬運的廖大姐。她穿着碎花長袖,簡單紮着馬尾辮,不施粉黛,與工友們一起正在搬運扣件。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採訪時,她自豪地說:「我們領導誇我,巾幗不讓鬚眉。」今年40歲的她,負責工地上的一些雜活,比如搬運、清理,一個月能賺五六千元(人民幣),這樣的收入在重慶綦江區這樣的三四線小城,已經超過人均收入,因此廖姐非常珍惜這份工作。

「我是兩個兒子的媽媽,經濟壓力太大了,想多賺點錢給孩子讀書、買房。」提到自己的孩子,廖姐臉上露出溫柔的笑意。她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大兒子明年大學畢業,在山東青島的一所高校就讀,小兒子還在讀高中。「我大兒子暑假沒回來,前幾天重慶連續高溫上了新聞,他看到了就打電話給我,讓我不要做這份工作了,擔心我身體太累了吃不消。」她坦言,三年前剛剛進入工地時,每日都感覺筋疲力盡,尤其是高溫酷暑天氣,有時候頭昏腦脹回到家倒頭就睡,連飯也不想吃。不過漸漸地,她已經習慣了這樣的工作強度。

「天氣太熱,我們上午十點就能下班,我家離這不遠,坐車十幾分鐘,中午我就回去洗個澡,換件衣服。前幾天,我換下的衣服都能擰出水來。我們做一天工、賺一天錢,當然希望天氣涼快點,據說再熬十來天就降溫了。」

安全總監:請醫生現場科普避暑

「小何,熱呦!」在工地上,建築工人見到何明生,熱情地打着招呼。何明生是該項目的安全總監,已經從業整20年了。「其實每年到了暑期前後,我都是最緊張的——擔心工人們中暑,網上有很多這樣的例子了,中暑不是小事。」

「按照政府規定,建築工地作業時間有所更改,當地發布橙色預警就要避免正午作業,發布紅色預警就必須停工。今年重慶天氣太熱了,我們幾乎都是錯峰作業,上午工人們十點就回家,下午四點半以後再來。」 此外,他還特別邀請了當地人民醫院的急救科主任醫生,現場為工人普及如何科學避暑以及中暑搶救,「在應急救援這方面,我基本可以說胸有成竹,但是還是希望天氣涼爽一點,不要發生工人中暑事件。」

「在建築工人們日復一日的辛苦中,這個工程已經完成了百分之六十,預計三個月以內會完工。」何明生指着忙碌的工地說,未來,這裏會是一座環境優美、植被葱鬱的濱江公園,建築工人們頂着酷暑,為市民帶來一處納涼避暑絕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