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君度

現任中國書協主席孫曉雲女士在她的《書法有法》一書中,以很大篇幅講述她用了幾十年才破解的古人用筆之法——捻管轉管法。

什麼是捻管轉管?為什麼書寫時要捻管轉管呢?簡單地說,捻管轉管就是在運筆時用手指轉動筆管,調整筆鋒,以達到保持中鋒行筆的目的。這是書寫毛筆字的一種技法。

我們寫字起筆時,筆垂直按在紙上,筆鋒未必能保持在墨跡中央,這時如開始行筆,可能是側鋒行筆,如將筆管轉動一下,便可使筆鋒回到中間。再有就是,正常行筆時,筆按在紙上,筆毛是彎曲的,當筆提起時筆毛靠其自身的彈性未必能完全復原,因而在轉折處如果不首先將其調整到直立狀態,就無法保證下一筆仍然中鋒行筆。在這種情況下,若轉動筆管,便能使筆鋒調到中間,保持中鋒行筆。

至於為什麼書寫時要保持中鋒行筆,是因為行筆時若筆鋒始終保持在行筆軌跡的中間,寫出的線條飽滿有力,有三維立體感。蔡邕在《九勢》中曾強調:「藏頭,圓尾屬紙,令筆心常在點畫中行。」近代的沈尹默先生說得更加直接:「中鋒,乃書法用筆的根本方法。」

古人寫字是否都是用中鋒行筆,恐怕也未必。宋四大家之一的米芾就不只用中鋒,他中側皆用,八面出鋒。另一個明代書法大家張瑞圖也是例外,張瑞圖的書法特點與前人最關鍵的不同之處在於用筆的飛蕩跳躍與筆畫間的直折生轉,產生特有的銳三角形結構。傳統行草書的「中鋒 — 圓筆 — 弧轉」在張瑞圖筆下變成「側鋒 —方筆 — 直轉」,這也成為他行草鮮明的特色。他下筆入紙剎那以尖利筆畫橫撐從而鋒芒畢露,打破了書壇長久以來奉為金科玉律的中鋒說,突破了筆法上的禁區,對後世可供臨摹學習影響深遠。

事實上隋唐以前的書法家是善用側鋒的。明代倪蘇門《書法論》云:「羲、獻作字,皆非中鋒,古人從未窺破、從未說破……然書家搦筆極活極圓,四面八方,筆意俱到,豈拘拘中鋒為一定成法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