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國森

東亞儒家文化圈從來都重視以考試選拔人才,我們的教育制度就少不免比西方更加重視各種考試。因為日趨教育普及,二十一世紀中國小孩在日常學習課業的壓力就遠超前代。

過去西方社會只重視研究小孩的「智商」,40多年前流行8項「多元智能」,教育工作者咸稱便利。吾師傅偉中宗師近年整理出24種「天賦潛能」,參考價值更高。不論8智能或24潛能都不可能鉅細無遺地區分得完全透徹。「語言文字智能」和「語言潛能」講的是同一回事(等同英語的Language)。這個Language其實分為口講的「語言」和書寫的「文字」,所以我們有時會把Language譯為「語文」,就是「語言」加「文字」了。一分為二之後,就更能審視任何人在這方面的能力。

接收口語訊息是聆聽,發放口語訊息是講話,接收文字是閱讀,發放文字訊息是書寫。由是觀之,語言文字的能力,起碼要分為讀、寫、聽、講四大分科。文字建基於口語,但是並不是每一種Language都有相應的文字。通常一門「語言文字」(或簡稱「語文」),都是先有口講耳聽的語言,然後才有手寫眼讀的文字。今天漢民族已經無法得知老祖宗是如何從口語創製出文字,倒是蒙古族的語言文字發展歷史可以讓我們大概知道從無到有的次第。

「語言潛能」於是還可以再分為讀寫聽講4部,有些小孩件件皆能;也有些人講話八面玲瓏,閱讀和寫作卻永遠是弱項;再有些人是「書獃子」,能讀能寫,但是在人前人後卻屬於「不會說話」的人,輕則口吃,重則聾啞。

中國人的教育哲學重視頻繁地考核進度,有考核就有考試測驗,有考試測驗就要評級評分。這就與西方教育體制下,少作業、少考核的作風大異其趣。筆者認為各自受其歷史文化背景的影響,無所謂孰優孰劣的分野,只有適合自身的條件與否的問題了。

傅偉中宗師提出24天賦潛能,當然可以比8項多元智能解說得更為細緻。他指出人群之中,大部分個體都有4至5項潛能,有十種以上的就非常少了。他提出的第一個天賦潛能是「學習潛能」。這個潛能發揮得極致,就是專家學者、研究人員的材料了;又或者是在某一門技藝的精尖分子,甚至一代宗師了。

據筆者的個人體會,小孩最早、最容易被認定的天賦潛能就是「學習」和「語言」。我們常會說這個小孩不是「讀書的材料」,而那個小孩卻很早在小學或幼稚園的學習環境中脫穎而出。年輕家長初次為人父母,大多關心:「我的孩子聰明嗎?」聰明也者,耳聰目明之謂也。其實是指視覺和聽覺都有過人之處。「聰明」的小孩有利於學習語言文字,容易在學校中考得好成績,也容易傳承前人歷代累積的知識果實。

許多時家長會為了小孩的學業成績不理想而揶揄道:「為什麼你這麼笨?」兩代關係良好的話,有些小孩會反駁說:「你們笨,才會生得我笨!」此說不無道理。孩子的天賦來自父母,小時候學業成績不理想,說不定就是父母給的「本錢」不多!或許小孩還有別的潛能是你們未發掘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