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楨 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未來城市研究所副主席

毫無疑問,去年財政預算案推出消費券,反應和效果,都比預期更理想。

一來,此舉確實帶旺了零售及飲食市道。2021年後半,本港零售銷售總額超逾常年七成。由於旅客消費一直佔本地市場三成上下,因此,在消費券助力下,本港市民消費能力與意欲,已可謂全面復甦。

二來,提振了民眾信心、改善了市場氣氛,展示了特區政府堅決抗疫之餘,亦未有輕忽保經濟、保就業、保民生的「三保」重責。

三來,亦透過消費券電子化,讓更多市民接觸、了解、使用各式電子消費工具與平台,為與內地通關之後本港消費市場進一步電子化夯實基礎。

然而,抗疫措施要因地制宜,提振措施亦必須因時制宜。最終,兩類措施因人制宜,才能善用寶貴的公帑,急市民所急之餘,亦有利於公共財政的穩健、平衡。就此而言,筆者對於2022-23財政年度,再次派發電子消費券,多有保留。

原因之一,香港作為小型、高度開放的城市經濟體,實行聯繫匯率,本港貨幣發行政策,尤其是發行量,自主性並不高。隨着美方持續實行極低息政策,美國去年12月通脹率已攀升至7%高位,有可能透過外匯及貿易體系,轉化為本港的「輸入性通脹」。疫情下,經濟活動減弱,本就大幅削減基層市民工作機會,對於手停口停的家庭而言,若要同時面對輸入性通脹,自必百上加斤、苦不堪言。由於派發電子消費券政策目的在於提振短期消費,完全不具儲蓄性質,因此,相關舉措會進一步推高通貨膨脹之餘,恐怕亦難以在救助基層上對症下藥。

愚以為,前年僱主與政府一比一配對的「保就業計劃」,與去年的電子消費券,都屬於下重藥的大水漫灌。在疫情爆發之初,可謂既果斷,力度亦夠。如今,兩年多過去了,政策思路可轉為「精準抗疫」,此刻,香港上下對於最受疫情打擊的行業、崗位、收入階層,已有全面得多、準確得多的理解與掌握。對於未來一年都難以全面復業者,如旅遊業、跨境客運等,可提供更大規模的企業借貸、擔保資助。對於從業人員,政府可以領頭推動「以工代賑」。至於多次被禁營業的十五類處所,政府在過去數輪提供的資助,實亦杯水車薪。如政府毋須承擔「保就業」或「消費券」2.0,便可大幅增加對上述行業的資助,告別聊備一格的平均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