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金性勇 網上圖片
◆金曉宇少年時和父親的合影。 網上圖片
◆金曉宇和父親金性勇互相扶持的背影令人動容。網上圖片

從躁鬱症到翻譯家 杭州爸爸講述的故事感動全網

香港文匯報訊 《杭州日報》一篇《我們的天才兒子》文章,近兩日在內地網絡上被刷屏。一位剛剛失去妻子的父親致電報社,講述了兒子金曉宇的故事——患有躁鬱症,卻在翻譯中找到自己,將逾20部橫跨小說、電影、音樂、哲學多個領域的英、日、德文著作成功翻譯出版。父親的講述感動國人。「加油啊這位譯者」「那麼精準而富有情感魅力的譯文……沒想到譯者與他的家人背後竟有這樣一段故事」……大家不僅寫下暖心留言,還紛紛表示希望能夠為這一家人提供幫助。

從躁狂抑鬱症患者,到「天才翻譯家」,金曉宇的故事背後,是他的父母長達50年的耐心陪伴,和精心呵護。父親金性勇說,金曉宇6歲時,因與朋友玩耍不幸造成一隻眼睛殘疾,後來高一時本已被分入尖子班的他突然被診斷為躁鬱症,並就此休學。

孩子到處治病要花錢,孩子出門闖禍要賠錢,作為父母還是竭盡所能滿足他的要求。孩子最大的要求就是買書——英語、日語、古文、圍棋、音樂、繪畫、地理等,各種書籍買了兩百多本。

「我們家一直家徒四壁,全杭州可能就我家沒有電視機,之前被小宇砸壞了三個……」1993年,金曉宇的父母冒着被砸壞的風險,花一萬兩千塊錢給他買了一台電腦。一扇新希望的窗戶,無意間被推開了。

之後,曉宇發病時也摔過東西,但從不碰電腦。通過電腦他主要就做兩件事:自學外語、看原聲電影。他用了六年時間自學了德語、日語,鞏固英語。看外語電影,他先看帶中文字幕的,看懂後,做一個紙條擋住字幕再看。一部電影反覆看N遍,直到完全聽懂。

機會真的是給每一個有準備的人。金曉宇的母親畢業於南京大學,2010年,她去南大參加50周年同學會。也許是天憐英才,也許是一個母親的精誠所至,這場同學會竟然改變了小宇接下來的命運。

「聽說我家孩子因病沒有工作,一位留校做了教授的同學就問她:能不能請你兒子在家做翻譯?我老伴說,小宇的英語日語都很好,請給他一個機會試試吧。」

很快,南京大學出版社寄來了美國女作家安德烈婭·巴雷特的八個短篇小說,天才翻譯的命運就此啟程。十年間,金曉宇共計翻譯了英語、日語、德語著作22本,橫跨小說、電影、音樂、哲學多個領域,也讀完了浙江圖書館幾乎所有外語小說,並和父親一起細心照顧了患阿茲海默症的媽媽生命中最後三年。

盼能陪伴父親過88歲生日

講述金曉宇一家苦難而又自強的文章刊發後,引起網友共鳴,紛紛網絡刷屏。

界面新聞昨日稱,曾在精神病院接受治療的金曉宇目前已回家休養,其稱對未來並無規劃,但希望能夠陪伴父親過88歲生日。金家所在社區工作人員亦表示,早已了解金家情況,並將之作為需要重點幫扶的對象。

主管醫呼籲社會正視包容

曾經擔任金曉宇主管醫生的杭州市七醫院醫務部主任陳艷波表示:「金曉宇的情況不是個例,它是一種社會現象,我們呼籲社會正視、包容這類殘疾人群體。」陳艷波也提出,維持現狀,不要打破原來的平衡。希望他走出去,多交朋友,也希望大家適當關注,不要讓他生活在聚光燈下。

父親拒援助 冀獲平靜生活

編發《我們的天才兒子》報道的責任編輯回應稱,報社接獲社會各界的熱線電話,紛紛要求提供經濟幫助,或介紹醫療資源,亦有人提出可為之進行家居供暖改造,但均被金曉宇的父親金性勇拒絕。金老和曉宇現在最需要的是平靜的生活,細水長流的關懷。

陳艷波曾是金曉宇的主管醫生之一。「我對曉宇比較熟悉,他特別聰明,每兩周到3個月回醫院複查一次,有幾年控制得很不錯,可以正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