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近結尾處寫道:「人遺子,金滿籯。我教子,惟一經。」父母莫不愛子女,但怎樣做才是對子女最有益的呢?其實,對子女最好的,不是給予萬貫家財,而是提供優質教育。

猶太古語有云:「父母疏忽子女的教育,等於埋葬他們的一生。」又說:「不教兒子謀生的技能,等於教他作賊。」拉比希勒爾有言:「沒有人是貧窮的,除非他沒有知識;擁有知識的人擁有一切。人若連知識都沒有,那他還能有什麼呢?人若擁有知識,那他還能缺什麼呢?」

中國古人往往把家傳技藝授予子女,作長久之計,此即「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是也。《圍爐夜話》說:「與其為子孫謀產業,不如教子孫習恒業。」積累家財以遺子孫,未必是好事。西漢名臣疏廣說:「賢而多財,則損其志;愚而多財,則益其過。」道理至為明晰。

比傳授謀生技能更重要的,是施以品德教育。《圍爐夜話》有言:「教子弟求顯榮,不如教子弟立品行。」自小以來,父母一直在教導你做人處事的道理,有沒有一些教誨對你而言印象特別深刻,影響特別大的呢?

司馬光《資治通鑑》有言:「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有才無德,雖富必為奸商,雖貴必為奸臣,貽羞父母,危害社會,又有何值得慶幸的呢?歸根究底,孩子作為未來社會的棟樑,必須有勤學向上之心,讀好書,交好友,立志高遠,慎思明辨,貢獻社會!

《三字經》結語說:「勤有功,戲無益;戒之哉,宜勉力。」一如諸葛亮《誡子書》所言:「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求學是成才的必由之路。《三字經》的結尾正好呼應《論語》的開端:「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我們若能把從書本或老師處學來的知識實踐出來,一展抱負,造福社會,自然感到滿足和喜悅了。

正處於青少年期的朋友們,沒有一個是不喜歡玩耍的。不過必須注意,消閒娛樂要有節制,萬萬不能因貪玩而荒廢學業。「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謹此與大家共勉!

施仲謀(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教授、系主任)

李敬邦(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項目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