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樂豪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攝
●孫澤洲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攝

國家航天科學家團隊連日在港舉辦講座,讓本港社會大眾認識國家多年的航天發展歷程,體會航天精英的堅韌精神及箇中辛酸。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長征系列」火箭總設計師龍樂豪及「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總設計師孫澤洲昨日在香港大學開講,兩人不但講述「長征」系列火箭與「天問一號」的技術精要,更是分享了「長征」「天問」研發路上的困難與成就,總結出航天精神與愛國情懷密不可分,寄語香港年輕人愛祖國、勤學習,未來有機會可參與到國家航天事業,「用成功回報父母、用成就奉獻祖國」! ●香港文匯報記者 高鈺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姬文風)「可以說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今天的龍樂豪」,中國工程院院士、長征系列火箭總設計師龍樂豪昨日在香港大學發表題為《長征火箭與中國航天》的演講,形容自己是知識改變命運的典型代表,於解放後才有機會上小學,從此逐步學習,成為「從牛背上走下來的火箭工程師」。總結人生經驗,龍樂豪認為,愛國是航天精神中的精髓,而學習是一個人將來報國為民的基礎,寄語香港學子愛祖國勤學習,「用成功回報父母、用成就奉獻祖國!」

龍樂豪昨日於演講中講述國家長征火箭發展歷程和成就,從導彈基礎上起步,至今已成功研製20種基礎級、其中五種液體為主、固液兼顧的長征火箭,完成375次從近地空間到太陽系深處的發射,長征火箭發射成功率超過96%,無論發射次數,還是成功率均居世界第一。他還提到,長征火箭發射第一個100次用了37年,第二個100次用了7年,第三個100次僅用了4年多,讓現場港大師生和觀眾發出陣陣驚嘆。

此外,長征火箭是國家自主創新的項目,技術含量高,系列正在不斷改進、轉變,一步步向智能化邁進。他憶述,1978年5月美國時任國務卿布熱津斯基來到中國,為表示友好,他向中國贈送從月球帶回來的1克樣品。直至去年我國自主研發的「嫦娥五號」成功於月球採樣返回,「中國人終於用自己的雙手,從月球取回了1,731克月球樣品,不是那1克了,是整整1,731克!」即使中國航天一直被美國封鎖,但仍不斷壯大,「我們(航天事業)從小就在這種『搖籃』中長大,但我可以很自豪地說,他們卡不死我們的!」

談及中國航天發展關鍵,龍樂豪認為成功法寶在於航天精神,「航天精神中,奉獻是主旨、自主是根本、協同是支柱、攀登是追求」,龍樂豪自稱是「牛背上成長起來的火箭總設計師」,只因他在1949年解放前是個「牛娃」,到了解放後才上小學,從此慢慢成長起來,「可以說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今天的龍樂豪」。

盼青年志存高遠惜時如金

龍樂豪指,對他們這一代人來說,愛國是天經地義,生來骨子裏就是愛着偉大祖國;而對航天人來說,只要每個人做好崗位上的事,加起來就是中國航天和偉大祖國。面對在場的眾多學子,他深情寄語大家應當深刻理解科技造福人類、創造未來,知識改變命運的道理,「希望你們刻苦鑽研、掌握現代科技,成為新時代棟樑,用成功回報父母、用成就奉獻祖國!」

他又向青年人提出了三點希望,一是愛祖國勤學習;二是愛科學愛航天,要堅持仰望星空探尋未來,腳踏實地創新發展;三是重修養提素質,強調學習是一個人將來報國為民的基礎,大學期間是非常好的學習機會,強調學生們要志存高遠,惜時如金。

演講結束後,許多前來聽講的同學熱情湧上前圍住龍樂豪院士,紛紛要求和他合影留念,亦有同學抓住機會向龍樂豪請教,也獲得了龍樂豪的回應。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高鈺、鄭治祖)訪港航天科學家之一、「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總設計師孫澤洲昨日在香港大學以《「天問一號」的探「火」之旅》開展演講,闡述探測火星的歷程,細數「天問一號」科研團隊逐步攻破探測之困難與成就。

孫澤洲介紹指,中國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實現通過一次任務完成火星探測「環繞、着陸和巡視」三大目標,論證過程中,團隊曾選擇較難、但整體更具保障的方案,「不容易的背後更加偉大,我們因使命艱巨而感到光榮」,而成功的背後是中國航天65年的積澱和大批科研工作者十多年堅守初心、不懈奮鬥。

孫澤洲表示,「天問一號」翻開了中國星際探測新的篇章,未來還將通過小行星探測、火星取樣返回、木星系環繞和行星際穿越等航天重大工程的實施,實現技術上新突破、科學上新發現,為人類和平利用太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更多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

目前「天問一號」團隊中有六成以上為35歲以下青年,主任設計師平均年齡不到37歲。他認為,年輕人已成為推動航天事業發展的生力軍和中堅力量,同時航天事業的迅猛發展也為年輕人提供自我成長的舞台和機會,「我特別熱切希望香港同胞參與到國家航天事業中來,能為國家航天事業作貢獻是非常有意義的。」他寄語港生,在大學本科和研究生階段,扎實學好基礎知識,做好知識儲備,培養好自主學習能力,日後結合實際多歷練,一定會有收穫。

盼港日後投入更多力量

孫澤洲昨日在另一場合接受媒體集體訪問時表示,「天問一號」也有「香港力量」的參與,在「天問一號」和之前的「嫦娥探月」工程中,香港理工大學的科研團隊作出了很重要的貢獻,包括地形、地貌的分析,着陸區的選擇及安全性的評價等,而火星探測器的「落火狀態監視相機」也對工程的實施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希望香港日後可以在國家的航天發展上投入更多力量。

被問到中國航天成就與外國相比下的特點,孫澤洲表示,中國的航天發展相比外國較晚起步,但在短短十幾年的時間內,能把握發展時機,在有限時間中盡可能多走一步,通過努力達成今日的成就,而中國的航天事業能夠快速發展,與航天精神和航天系統的愛國情懷密不可分,「我們一直站在巨人肩膀上向前發展,幾代航天人積累了很多條件,也是我們接下來後續快速發展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