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灑自如——中樂指揮培訓與實踐》

作者:香港中樂團

主編:周光蓁

出版:天地圖書

月來翻閱「天地」出版,近三百頁的《揮灑自如—中樂指揮培訓與實踐》,掩卷再三,深深感受得到,「揮灑自如」,確是「得來不易」。如負責主編的周光蓁老弟於「編後記」中所寫,編輯本書的十個月過程,「是一個近乎超現實的經驗」,這非僅因為2020年新冠病毒帶來對現實社會的衝擊,更在於這部關於中樂指揮的全方位專着,「培訓篇」的內容涉及香港中樂團與香港演藝學院合辦的歷屆中樂指揮大師班及相關的講座交流活動超過十年,而「實踐篇」的內容則包羅了自2011年開始舉辦的首屆國際中樂指揮大賽以來,到2020年的第四屆及相關的配套活動,涉及材料之多,不難想見,能夠成書,那就更是得來不易之事。

中樂指揮大師班與國際中樂指揮大賽是相輔相成的活動,都是香港中樂團開始時「摸着石頭過河」的活動。同時,自首屆指揮大賽開始,便特別設立觀察員制度,為比賽作出評估報道,筆者與喬老爺(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前所長喬建中的暱稱),是能有機緣自第一屆開始,便參與了歷屆包括不對外開放的初賽、複賽、準決賽和公開的決賽各項活動,來自兩岸三地的兩位觀察員。筆者亦為中樂指揮大師班擔任過專題講座講者,加上歷屆都因媒體報道所需,體會就更為深刻。

過去十一屆中樂指揮大師班的三百多位正式學員和旁聽學員,除了來自港台,來自內地的更多近二十個城市,遠至貴州、西安、新疆、齊齊哈爾;海外的近如新加坡、馬來西亞,亦有遠至多倫多、柏林、聖彼德堡。至於四屆國際中樂指揮大賽超過二百位參賽者,除了來自兩岸三地、新加坡、馬來西亞,還有韓國、日本、越南、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奧地利、意大利、波蘭、俄羅斯、烏克蘭等國家和地區,更是遍及世界各地,第二屆的波蘭參賽者Sebastian Perlowski更贏得特別獎。可以說,這兩項緊扣在一起的中樂指揮活動,發展到今日,影響力不僅已遍及大中華地區,甚至已擴散到歐美世界各地,更是得來不易之事。

中國大型民族樂團的發展,如自1920年上海鄭覲文先生等人成立大同樂會,其後更組成首支民族樂器樂隊的雛形算起,至今百年,趨向成熟,擺脫西方交響樂團的框架,在全球華人地區,百花齊放(北美、歐洲都有業餘中國樂團組織)。此一局面的出現,是過往無數蓽路藍縷的前輩、先行者,長久以來努力累積而成的成果,那更是得來不易的成果。月前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與香港話劇團曾聯合主辦過一場網上研討會「有一種未來叫紀錄——表演藝術紀錄與發表國際交流會」,探討表演藝術紀錄的重要和方法。過往有關中國大型民族樂團發展的歷史記錄可能已散軼不少,現在這冊《揮灑自如——中樂指揮培訓與實踐》專著的出版,能將具有開創性,策略性,活動地區除香港外,還遍及台北、西安、上海的中樂指揮大賽作有系統地、全方位地編纂出版,正好是「表演藝術記錄」的完美示範成果。

為此,這本專著背後,亦正如主編周光蓁於「編後記」所言:「任務得以完成,非靠『職業特工隊』不可」,這隊「職業特工隊」正是負責協助整理有關活動記錄,包括文字、錄像的後援團隊。但可以肯定的是,此一得來不易的成果,將會成為大型民族樂團發展再上層樓的重要台階,由此亦可見得「表演藝術記錄」雖然可能需要投入額外資源,但由此產生得來不易的成果,卻往往能帶來重大的影響。

不無遺憾的是,這本專著誕生於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但亦因為疫情影響,第四屆國際中樂指揮大賽於2019年12月於上海舉行初賽後,原訂於2020年6月至7月間在香港舉行的複賽、準決賽及決賽只得延期舉行。但願此一未完的「尾巴」日後有機會再版時補入專著中,寫下一個更完美的記錄句號。●文:周凡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