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蝶

資深演員吳孟達先生逝世,全城很多人都悼念他。他自上世紀七十年代通過參加無綫第三期藝員訓練班加入電視圈工作,在「電視佐飯」那個年代一直陪伴觀眾成長。到了他轉投電影圈,演出了多部叫座的喜劇,塑造了多個經典角色,也創作了很多令人琅琅上口的金句,成為香港市民的集體回憶。

雖然我不認識吳孟達,但是看着一位演技精湛、而且在數十年來帶了那麼多歡樂和笑聲給我們的演員離開,他獨有的搞笑「伎倆」頓成絕響,他以後的音容亦不會再見,心裏難免有點不捨和慼然,好像我們身邊一名熟悉的人離開似的。這數晚重看《他來自江湖》,儘管已是32年前的製作,他的演出卻絕不過時,依然令人捧腹大笑,盡顯一代笑匠的功力。

最近看到很多關於吳孟達的報道,都會刊登兩三張他和他的同屆同學,如周潤發、盧海鵬等當年的黑白護照相片。這些並非單獨的照片,而是全部刊登在同一本書籍之中。我一看便知道是出自哪本書籍,因為一直以來放在我的案頭上正好有一本,那是我研究戲劇和電視歷史的工具書。

這本書籍名叫《香港電視劇團點將錄》,於1974年6月出版。它是一本關於一個名為香港電視劇團的演出資料的書籍,不過,在書中最後的篇幅,卻加插了約30幀無綫第三期藝員訓練班學員的護照相片,題目是《電影電視演員訓練中心第三期訓練班學員》。

事實上,根據資料顯示,應該只有第一期的藝訓班才是同時招考電影和電視藝訓班學員。這批畢業生有些在畢業後去了邵氏當電影演員,例如本名蔡婉萍的盈盈便是其中之一。

第三期藝員訓練班的學員在1974年畢業。40多年來,該屆當中有一些學員都成了著名演員,也有一些只在電視熒幕上留下了雪泥鴻爪,未必令大部分的觀眾留下印象。

周潤發當然是最矚目的一位,無論是在電視和電影圈都是巨星。不過,根據King Sir鍾景輝的憶述,周潤發當年並未能獲得主考團的垂青,他的檔案早已被丟開。幸好King Sir對這名在首次面試時的年輕人留有印象,覺得他帶點國語片明星秦祥林的氣質,便從被丟掉的文件堆中拾回周潤發的檔案,讓他加入藝訓班。King Sir這下撈回滄海遺珠,為香港演藝界培養了一顆明星出來。

盧海鵬是當年年紀最大的學員。不過,他的表現優秀,據說是班中的高材生,他在影視圈的成就也不用多介紹。鄧英敏是少數至今仍在電視劇集出現的第三期訓練班學員。

大家知道羅冠蘭是香港劇壇的明星,可是未必人人都知道原來她是第三期訓練班的學員。當年她年紀甚輕,還是梳着兩條辮子和穿着校服到電視台面試的。畢業後,她在電視台工作半年,便專心在當時的浸會學院唸書,並且在該校修讀由King Sir教授的戲劇課程,引起她對舞台劇的無窮興趣和熱誠……今天,她是不同的舞台劇頒獎台的常客,也是多個國際電影節的影后,在演藝界的成就斐然。

林嶺東由台前走到幕後,成為香港影壇的知名導演,執導的電影叫好叫座。可惜天妒英才,是香港電影圈的損失。蕭鍵鏗同樣轉當幕後人,曾為電影、電視、舞台劇和粵劇演出擔任監製或導演,繼續為演藝界出力。

這些都是我們熟悉的第三期訓練班學員。其他的呢?下星期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