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火腿月餅 網上圖片

何冀平

今年中秋來得早,各式月餅也來得多,對於月餅,本人只愛3種。

雲南火腿月餅。多年前,為寫劇本要赴昆明,導演張鑫焱為了方便採訪,邀請了長城公司大美人朱虹同行。朱虹生於風光旖旎的昆明,舅公繆雲台是雲南第一批留美學生,回國後任雲南省財政部長。朱父朱希賢就讀黃埔軍校,回到家鄉就任龍雲護衛營營長,朱母楊美雲是昆明美人,追求者甚眾,朱希賢別出心裁,拿着一支手槍,開着軍車去追求,浪漫加威風抱得美人歸。朱家在昆明市有銀行、金舖、莊園,名聲遠揚。國人念舊,又有朱虹親臨,我們一下飛機,就被當做貴賓供起來了。住在哪兒忘記了,吃的絕對是上等。

熱情的雲南接待方在名店宴請,忘了是共和春、得意春還是海棠春,就記得那帶有點熏味的宣威火腿特別香。雲腿選用的是烏金豬,起碼發酵兩年以上,現在是否仍用烏金豬不敢說了,我們吃的絕對是正宗,一吃難忘。主人還奉送我們每人一大塊雲腿,回家來燒個肉,燉個湯,滋味非其他火腿能及。後來,再想吃雲腿,只能靠月餅了。今年雲南朋友要寄來,但據說不可以往香港寄吃的東西,不解何故?好在有老朋友惦記,總算吃上了「老浦家雲腿月」。

其二,陝北月餅。本人在陝北時是最困苦的年月,油饃饃一年做兩三次,中秋做的就是老鄉們的月餅了。將黃米和黃糜白麵摻好後碾壓,細籮籮成細麵,舀出大約三分之一放在鍋中炒,再將炒過的麵粉和其他粉攪拌成稠糊狀,放在熱炕頭發酵,一晚上時間,麵團膨起,酥軟酥軟的就已發好。全村只有四個攤饃的鍋子,平時放在村長家,逢年過節全村輪流排隊使用。鍋是很重的鑄鐵,中間突起,周圍有一道溝,下面架起柴火。一勺黃澄澄的麵漿倒上去,形成一個中間突外邊圓,像小帽子似的小餅。鄉民不懂得放鹼,饃是酸的,饃饃做好後,要再經油炸,沾糖吃,才是真正的油饃饃。我只吃過酸味的攤饃饃,村裏人一小曇豬油一家人要吃一年,誰捨得油炸?糖,就更沒有了。這就是當年陝北的月餅。

三是,家裏自己做的月餅,也叫圓月餅。中秋前一天要先發好麵,然後把麵製成五個大麵餅,約麵盆大小,總之蒸籠有多大就做多大,餅與餅中間放上各式乾果料,青紅絲、蜂蜜、糖漿、各式果仁,一層層摞起,最上面裝飾各種麵做的花朵。蒸好之後放涼,按家裏人頭份切成多份,每人都有一塊。那時候在香港的親人少在北京家中過節,就要給他們留起來,留到乾裂不成形也要留着,一直等到他們回來吃掉。是期盼,是祈望,是團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