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提到Mark Wahlberg想奪走韋法連路的好爸爸形象,這次到韋法連路反擊了。他花了很多錢(spends tens of thousands of dollars),在聖誕節買了一隻小馬(pony)給他的繼女(step daughter),再買了一季的籃球門票(NBA Season tickets),好讓他可以跟繼子(step sons)一起去看球賽。

整套電影,就是描述韋法連路和Mark Wahlberg的明爭暗鬥,所以連電影的副標題(tag line),都是以「爸爸對繼父」(Dad vs Step Dad)為題。

更重要的是,這套電影用一個輕鬆的手法。去探討什麼是「父親」,和什麼是「爸爸」(The difference between what makes a "father" and a "dad".)。

「父親」和「爸爸」,在表面上是非常接近的意思(The words "dad" and "father" are very similar on the surface),但其實這兩個字是不能輕易互換的(The two words cannot be used interchangeably.)。

父親有血緣關係

這也許就是現時英美兩個的現實寫照,因為西方社會的離婚率(divorce rate)平均比亞洲高,所以不少孩子都要和繼父(step dad)相處。通常,「父親」(father)是指有血緣關係的(biological connection),而「爸爸」(dad)則是在描述一種心靈上的關係(a spiritual connection)。

爸爸陪孩子成長

「爸爸」會直接參與孩子的成長,對他們的養育過程有貢獻(A dad would help his kids grow up, raise them and nurture them.)。也可以說「爸爸」是會在需要他時,他就會出現(A dad is someone that is there for his children)。

其實這套電影,就是講述兩個「父親」(fathers),一個生父(biological dad),一個繼父(step dad),怎樣去陪伴孩子成長,去成為孩子心目中的「爸爸」(dad)。

其實最清楚誰是「父親」,誰是「爸爸」的人,不單是孩子們,還有就是這個家庭的「媽媽」(mum)。

因為在一個家庭中,媽媽也有權決定孩子的爸爸是誰呢。(It's not just up to dads to be dads. It's up to moms to allow dads to be dads, too!)

所以我建議大家可以看看這部《Daddy's Home》(左一爸右一爸)的電影,好笑之餘,又可以明白到做一個真正爸爸的竅門。

■岑皓軒 騎呢領隊

畢業於英國Imperial College London,著有親子育兒書《辣媽潮爸哈哈B》及與馬漪楠合著暢銷書《Slang:屎爛英語1&2》等。

星期五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