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宋清輝

海外資本市場並非「風景獨好」, 例如沽空機制和嚴苛監管就讓不少中概股水土不服,其中一部分中概股回歸A股的預期也在不斷升溫,A股有望迎來新一輪的投資機會。整體來看,中概股在海外市場上容易遭到各種水土不服,最為明顯的是不容易被境外投資者所認可。

除非一些特定因素,中概股若是希望長期在海外市場發展,塑造其市場價值是非常必要的。一般來看,價值的塑造需要從兩方面進行,一方面是產業價值的重塑,另一方面則是品牌價值的重塑。對產業價值而言,就是要將企業在規劃、設計、生產、銷售、運營、研發、售後等各個環節過程中做到精益求精;品牌價值方面,就是讓企業的好形象廣為流傳,贏得投資者好感。

首先要從核心競爭力入手

重塑產業價值首先要從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入手,一方面要考慮該從哪些方面強化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提升企業的生產效率、降低企業的成本、增加企業盈利收入;另一方面要考慮如何跟隨市場發展,設計新的產品、進行新的轉型、尋找新的發展思路。此外,還需加強組織管理、人事管理、企業文化等方面的建設。在企業硬實力增強的同時強化軟實力,推動企業全面增長,減少、降低各類短板產生的概率。

但是,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並非易事。重塑產業價值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花費大量時間,對於那些急於上市圈錢的企業而言,這可是一大難關。對於那些真心實意要長期在海外市場實現自身價值的企業而言,如果企業一直得不到投資者的關注,那就必須考慮重塑產業價值。

名揚海外 需當地產業配合

就品牌價值而言,企業要做到的品牌影響力不僅僅是要在中國家喻戶曉,而是要做到名揚海外。譬如儘管我們不知道英偉達、微軟、蘋果等美股上市公司的真實詳細資料,但我們都知道投資這些企業是沒錯的,因為這些企業的品牌形象已經實現了全球化。

雖然很多海外上市的企業有着良好的發展前景,但大多數企業的知名度都在中國內地,國外投資者對這些上市公司的情況並不十分知曉。即使是在國內如雷貫耳的阿里巴巴、騰訊等企業,在美國也並未得到投資者的高度認可,其股價亦不時會遭遇「黑色星期五」。還有些境外上市的企業在國內都沒有什麼知名度,國外投資者連這種企業的一些除基本信息、財報外的內容外一無所知,甚至在網絡上都難覓公司的相關新聞,對於這種企業而言投資者自然會避而遠之。

總而言之,在海外上市的中概股塑造全球品牌價值需要實現產業擴展,也需要和產業價值相輔相成。好的產品加上好的宣傳方式,才能為企業營造一個好的市場氛圍,才能令中概股的價值逐漸回歸應有的局面,才能令中概股在海外市場中處於受投資者所青睞的環境當中,從而令中概股實現其應有的投資價值。

作者為經濟學家,著有《中國韌性》。本欄逢周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