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排左起:謝偉銓、林筱魯及盧偉國出席電台節目談舊樓消防隱患。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王僖)上月佐敦道華豐大廈奪5命三級火,引起公眾對舊樓消防安全的關注。特區政府透露會於7月向立法會提交修例草案,賦權消防處和屋宇署,直接代未遵辦消防安全指示的業主進行消防安全改善工程,事後追收相關工程費用,以及對違反消防令的業主提高一倍罰則。立法會工程界議員盧偉國昨日接受電台訪問時表示,舊樓未必有法團,即使有法團亦未必能在消防安全工程上達成共識,故不少業主歡迎政府進場,協助大廈提升消防安全,以符合法例要求。

被問及如何將多幢大廈聯合組織起來,以消除消防隱患,盧偉國認為政府責無旁貸,建議可由關愛隊及地區「三會」發揮聯繫協調作用。

謝偉銓:速推「聯廈聯管」管理

接受同一電台訪問的立法會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議員謝偉銓認為,單靠調高罰則不能夠解決問題,擔心增加罰則反而會減低業主參與法團事務的意慾,「不少業主立案法團成員都是以義務性質加入,若加重罰則,有機會減少業主加入法團的意慾,(因為法團成員要孭責),可能帶來反效果。」

他認為應該多管齊下才能消除消防隱患,包括多利用物管公司,透過他們的專業知識協助解決問題,同時加快推展「聯廈聯管」的管理模式,把區內多幢「三無大廈」組織起來,共同聘用管理公司,分攤相關費用。針對一些多用途大廈,政府在向例如賓館等發牌時,可考慮加入附例,要求他們檢視走火通道是否暢通安全等。

「全港現有7,000多幢樓齡達50年以上的舊樓,即使要重建,亦不能單靠市建局,業主本身有相當大責任,例如動用部分樓宇收益,用作改善大廈安全,政府亦可協助業主和物管公司加強組織能力,加快工程進度。 」他說。

林筱魯:加快執法處理流程

立法會選委界議員林筱魯在同一節目上表示:「保安局提出的修例草案,可以起到一定『止咳』作用,且政府的介入,不應該只是代辦改善工程,亦要協助處理各部門在執行不同範疇問題之間的矛盾,建議要有一套清晰策略,完整的法律框架,同時加快在執法方面的處理流程。」

他認為政府應加快在執法方面的處理流程,「市民亦要明白城市老化很嚴重,如果(政府)唔再下大力度,將來會出現很不堪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