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會期間,香港設計師作品主要分布在香港創意館和粵港澳大灣區展區,主要展品包括旗袍、手錶、環保傢具等,吸引了大批觀眾駐足。香港文匯報記者留意到,粵港澳大灣區文創產業教育發展館展示了8位香港中學生設計的產品,包括絲巾、玩偶等。

策展人黃競介紹,國家博物館與特區政府合作,將有關文物複製品給香港初中、高中學生進行鑒賞創作,吸引了香港超過30個學校600多位學生參與,他們將自己的設計理念和中華文化融入其中,設計成產品。通過這些設計產品,體現了他們對國家博物館一些藝術品很深的理解。未來他還將通過創意教育協會(香港)推動香港眾多學校的學生參與設計,與內地企業進行銜接和合作,形成多方共贏,有利吸引香港設計人才北上發展。

港設計師想藉機拓內地市場

在此次文博會上,從事旗袍設計的香港設計師余嫿首次有作品參展。她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帶來了近十款旗袍參展。作品將傳統的中國水墨文化繪畫藝術,通過設計和數碼技術融入到旗袍中,顯得更加年輕和時尚。公司旗袍有在深圳、杭州等地生產,主要在香港多個店舖合作銷售,一件旗袍均價2,000至10,000港幣。此次參展文博會目的是想藉機開拓大灣區和內地市場,尋找合作機會,相信通過文博會可以捕捉到不少業務機遇。

廣彩曾是清代最受歡迎的外銷商品之一,後因廣州廠商和畫師紛紛轉移到香港,創作出融合中西元素的新設計,也就是「港彩」。作為粵東磁廠第四代傳人的曹嘉彥,此次帶來的瓷器餐具將天星小輪和中國龍結合,突顯香港新舊交融的文化特色,將這份距今約300年歷史的技藝創新發展。

據了解,特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轄下「創意香港」辦公室今年首次以主辦方形式,在文博會設立「香港創意館」,由三聯文化基金作為承辦單位。為推動香港文創產業的更進一步發展,「創意香港」將於今年6月轉型為「文創產業發展處」,以更加產業化的視角推動文化藝術及創意行業的進步,並鼓勵香港文創企業積極參與內地重大文創活動。◆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昌鴻 深圳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