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祖恒 經民聯立法會議員

香港進入由治及興新階段以來,特區政府集中精力拚經濟拚發展,力求引領香港在環球政經新格局下突圍而出。當前的關鍵是,香港更加要發揮好自己的國際化獨特優勢,為本港經濟高質量發展賦能,不斷強化長遠競爭力。近月,國家宣布支持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進一步互聯互通,支持內地行業龍頭企業赴香港上市,亦宣布新增八個赴港澳「個人遊」城市,可謂喜訊連連。在中央支持下和特區政府的帶領下,本港經濟近期呈現不少正面跡象和氛圍。

以新思維新辦法謀新路徑

香港是世界唯一同時集中國機遇和國際機遇於一身的城市,需要從創新科技、貿易、物流等領域,更好發揮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的國際化優勢,以新思維、新辦法和新路徑為香港經濟實現新飛躍。

第一,香港需要更充分發揮「超級聯繫人」的獨特優勢及傳統行業力量,握緊構建「跨國供應鏈管理中心」機遇。本港過去一直是國際貿易樞紐,在供應鏈管理擁有穩固基礎。以紡織業為例,過往不少國際企業以香港為採購基地,進行採購、稅務、金融、貿易融資、物流等業務,是本港經濟的一大支柱,惟部分隨着經濟結構轉變而遷移。香港須發揮「超級聯繫人」的作用,憑着「引進來、走出去」的豐富經驗,在招商引資上主動出擊,將更多海內外具競爭力、來自傳統行業的龍頭企業「引進來、引回來」,鼓勵企業以香港作為供應鏈管理、設計或研發總部,以及作為內地品牌和產品的第一國際市場,同時以香港作為跳板,協助海外企業打進大灣區市場。當有更多龍頭企業進駐,就會有助香港建設更具規模的產業群,帶動中小企蓬勃發展。

第二,香港需要把握東莞物流園及大灣區「9+2」的獨特優勢,強化冷鏈和高增值貨品的空運能力和配套。香港作為全球最繁忙的貨運機場,也是大灣區首屈一指的國際航運樞紐。東莞物流園的建設,大大提升了香港在聯運高端食品、溫控藥品等冷鏈及高增值貨品的能力。

特區政府須進一步強化本港空運和物流配套,包括用好物流園周邊土地,興建更多冷鏈和高增值商品物流、貨物清關設施等,壯大香港空運物流的競爭力和承載力,同時應與東莞市加強合作,協助更多香港企業在東莞物流園建立轉運點或倉庫,壓縮物流程序、時間及成本,構建更完備的跨境海空物流產業鏈,鞏固和強化香港的國際航運中心地位,為香港發展跨境電商形成更大機遇。

第三,香港需要以新眼光、新思維看待和應對新形勢,當中需要為更多政策和法規拆牆鬆綁,例如透過加強電子政務應用落地,從而減低中小企的營運成本,提升經營競爭力。

政府也應以突破思維為中小企營造更多商機和市場機遇,例如加緊步伐為「BUD專項基金」等資助計劃拆牆鬆綁,包括簡化較大額申請的處理程序,以及壓縮「貨比三家」的採購規定。政府也需要考慮將「電商易」適用範圍擴至其他經濟體,更全面地支援企業開拓內銷及「一帶一路」市場的重大機遇。

培育新產業 更新傳統行業

第四,香港需要充分發揮國際化獨特優勢,以創新科技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擔當國家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窗口。發展新質生產力不僅是培育新興和未來產業,傳統行業同樣是重要力量,政府應加強支援傳統行業升級轉型,例如優化「新型工業化資助計劃」,吸引和協助更多廠家在香港設立智能微工廠,並加強支援相關研發機構,研發更多具綠色元素的新物料、新技術及可落地的新產品,在貢獻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同時,亦為傳統行業帶來新動能、新機遇。

祖國作為香港最堅強後盾,未來在特區政府帶領下,香港定能進一步發揮「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角色,獲得最佳的經濟發展和商機,並與社會各界齊心一致,共同推動經濟發展、改善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