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的大帽山》
◆Hero鏡頭下的廟街夜景別具特色。 受訪者供圖
◆《從城市開往山林的列車》
◆儒林臺的樓梯Hero走過很多次。 張岳悅 攝
◆Hero常在堅巷花園休息,對這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張岳悅 攝

近年城市漫步盛行,旅遊不再限於在熱門景點「打卡」,而更注重沉浸式的深度旅遊,發掘城市繁華之外的別樣風景。原職銀行業的鄧兆浚(Hero)於2019年成為斜槓族,現時正職為文員,兼職戶戶送外送專員。原來熱愛攝影的他內心始終有個開設工作室的夢想,為實現夢想奮力拚搏的同時,他亦常於外送途中以智能電話記錄工作當刻的畫面,深入探索這座城市的不同面貌。城市漫步,所見皆風景,有心發掘便足夠。

儒林臺與永利街 留住舊時夢

Hero與中西區的緣分並不源於外送兼職,早在銀行業就職時,他便熟悉此區了。只是每日三點一線式的生活,使那時他眼中的風景與常人別無二致。直至2019年踏入外送行業,定位於中西區,他每日經由樓梯穿梭其間卻不覺辛苦,這裏的古蹟、公園和隨處可見的盛放花朵,無不帶給他驚喜和攝影靈感。他特別為此區規劃了一條城市漫步路線:從文武廟旁的裕寶齋出發,經樓梯街上行至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必列者士街會所,再至儒林臺及永利街,最後於堅巷花園休憩。「很多人眼中的香港標誌就是高樓大廈和維多利亞港,而其實這些『隱世』景點和特別路線也很美,也更能讓人近距離了解香港新舊交融、中西並蓄的獨特文化。」他說。

儒林臺空曠開揚,雅致非常,現時街道上只有數座單幢式的住宅建築物,偶爾還會看到街坊與小狗在此處嬉戲耍樂。曾一度改稱為「裕林臺」的儒林臺,名字帶有「儒者成林」之意,皆因此處曾經是讀書人的聚居地。時移世易,儒林臺幸運得以保存其面貌,街道上的平台、行人徑、圍欄等都別具特色。 每年春季,儒林臺行人徑旁的黃花風鈴木都會盛放,隨風搖曳的金黃色花朵,配上富有懷舊氣息的街道,形成一道獨特的風景。

堅巷花園 隱匿於半山的童話城堡

永利街是必列者士街對上的一條後街,有九幢建於1950年代初的唐樓,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曾是小型印刷廠的集中地。這裏因屬掘頭路,常有居民在街上休憩納涼、談天說地,小童也會相約在此嬉戲。因儒林臺與永利街較完整保留了上世紀的香港風貌,不少經典港產片也曾在此取景,故常吸引市民和攝影愛好者來此回憶舊時夢。「我也是在外送找路的途中,偶然找到這些地方,也更深入地了解了這個社區。」Hero說。

堅巷是連接堅道下行的U形小路,也是沿山腳爬上斜坡的一條掘頭巷,這裏和堅道一樣,以香港第一位裁判官威廉·堅(William Caine)命名。不知何時開始,這裏便常有轉角遇到「花」的驚喜,從炮仗花到勒杜鵑,花團錦簇,姹紫嫣紅。堅巷花園便坐落於此,樓高三層的建築外形如同《愛麗絲夢遊仙境》中的城堡,噴水池、樓梯甚至公廁都採用紅白格子設計,走廊兩側的扶手用上綠色作為點綴,與城堡尖頂的色彩相呼應。「外送員經常在這裏休息。」當然休息之餘,他也不忘舉起手機,從各個角度記錄下這座童話花園的美景。

「從銀行辭職後,我做過運動舖、倉務員、文員等工作,其間一有時間便會做外送。」對Hero而言,外送這份副業令自己可以距離開設攝影工作室的夢想更近一些,「我也曾送過東區、油尖旺等地區,不過做得最多的還是中西區,這區表面上看到的是中環商業區的繁華,而深入一些則可以見到很多古蹟,具有強烈的對比反差感,我最喜歡這裏。」而閒時他常與朋友相約行山,途中以相機記錄沿途風景,無論是都市風貌還是自然景觀,每一張相片,都滿含着他對這座城市的深深熱愛。 ◆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岳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