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韓國一向對藥物報銷條件相當嚴格,生產商往往需多次嘗試,才能獲得其產品的報銷批准,韓國多年來積極推行改革,旨在加速將新藥物引入國家保險體系。據首爾國立大學R&DB研究基金會的報告,癌症藥物和罕見病治療的保險覆蓋範圍近年明顯增加。

數據分析公司GlobalData將品牌藥物在韓國獲批後報銷的平均時間,與其他發達國家包括日本、澳洲、英國和西班牙比較,顯示在2022年,韓國品牌藥的平均報銷時間為620天,明顯較其他市場品牌藥的平均報銷時間更長,然而透過放寬報銷要求,韓國在改善藥物獲取便利度方面取得重大進展,尤其是成本高的罕見病治療和抗癌藥。

報銷時間縮短近400天

事實上,10年前韓國品牌藥的平均報銷時間為1,000多天,到2022年已大幅減至620天。在新冠疫情期間,韓國品牌藥的平均報銷時間甚至有所縮短,反而其他大多數國家都面臨報銷嚴重延誤。

GlobalData發現,韓國實施風險分擔協議(RSA)和成本效益分析(CEA)豁免制度,透過降低創新藥的保險上市門檻,有助縮短報銷時間。韓國於2013年實施RSA系統,針對癌症、罕見病和其他在韓無法提供替代治療的致命疾病的治療情況,截至去年8月,共有68種創新療法被納入RSA下的韓國國民健康保險。R&DB研究基金會的RSA報告指出,癌症藥物和罕見病治療的保險覆蓋範圍增加,在2014至2019年間,新核准的抗癌藥和罕見病藥物報銷比例,分別為82.2%和77.4%,較2007年至2013年的報銷率明顯上升,愈來愈多昂貴藥物在首次或二次申請時通過報銷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