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黃書蘭)筲箕灣的香港海防博物館將於今年9月3日抗戰勝利紀念日改設為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重點介紹抗戰歷史。特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副局長劉震昨日在立法會回應議員質詢時表示,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將會定期舉辦抗戰相關專題展覽,又會透過互動裝置、影片、導賞等讓大家認識抗戰歷史,並朝沉浸式體驗方向發展,不斷優化和豐富參觀體驗。

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陳曼琪昨日在立法會向特區政府提出質詢,引述有市民認為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的展品在現時香港海防博物館的分布較為零散及不顯眼,建議應為其設立獨立展廳及增設抗戰紀錄片觀影席等。

劉震回應時表示,為凸顯抗戰主題,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將會把現時海防館4個有關抗戰歷史的展覽廳組合命名為「抗戰主題展覽廳」,並為4個展覽廳增設匾額,以便參觀者容易辨識及計劃參觀路線,重點了解抗戰歷史,其中的「聲影說抗戰」及「抗日游擊隊與敵後活動」兩個展覽廳會重點介紹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的事跡。

他介紹,「聲影說抗戰」展覽廳目前以「追思抗日英烈」為題,將115名在日佔時期犠牲的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成員的名字一一列出,以肯定他們對抗戰的貢獻。其旁特設了一台「謹向英烈獻花」的互動裝置,讓參觀人士只需透過簡單的操作,就可以在互動裝置中獻上虛擬花束,向抗戰英雄的貢獻致敬。館方正積極研究以更凸顯的方式,優化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115名成員的名單及相關獎狀的展示安排,以進一步方便市民表達敬意。

9月與深合辦東縱活動展

館方會利用專題展覽廳定期舉辦與抗戰相關的專題展覽,並與內地有關單位進行更多合作。首個重點合作項目,將會是今年9月與深圳市文物局合作籌辦有關東江縱隊在港深地區抗戰活動的展覽,又會安排三齣由香港導演拍攝的抗日電影選段,包括《淞滬抗戰紀實》、《等待黎明》及《明月幾時有》,在館內多媒體播放室播放,可容納多位參觀者欣賞影片。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仲尼建議,利用虛擬實境(VR)及擴增實境(AR)技術,為參觀者帶來沉浸式體驗,印象更深刻。立法會議員吳傑莊亦建議將整個博物館以元宇宙的方式呈現,「7×24」歡迎公眾參觀。劉震回應時表示,局方會讓該館朝着應用更多媒體和沉浸式體驗等方向發展,但需平衡資源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