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城市景觀是詩人創作的主題之一。(電影《詩》劇照)
◆黃燦然與萍兒對談「從新詩到香港詩」。 圖:香港中通社
◆有不少詩歌愛好者來聽講座。 圖:香港中通社

威尼斯影展終身成就獎得主許鞍華,去年執導了一部紀錄片新作《詩》,把目光轉向香港詩人,導演表示這不過是重拾年輕時對詩的興趣。作為電影主角詩人之一的黃燦然,5月19日與香港文學舘助理館長暨詩人萍兒(羅光萍)在香港中央圖書館舉辦了一場主題為「從新詩到香港詩」的講座。兩位詩人分享了自己與詩歌的緣分、創作日常以及對香港詩歌的探討。◆香港文匯報綜合中通社報道

源於日常 超脫日常

「在香港寫詩,應該是最不容易的。」詩人黃燦然曾在《大公報》從事編譯工作25年,他一開場便回到很現實的問題。「我的工作與詩歌沒有關係,如果我有點野心的話,就沒有辦法寫詩了。」他認為,詩歌創作有時是有一種「通神」的狀態。

工作、養家、供樓……在謀生不易的香港,黃燦然始終按照自己的愛好,做自己的事情。「哪怕這一點事情只剩下一條線,我還是抓住它,我很幸運還能這樣。」

同為傳媒工作者的羅光萍,現擔任香港文學舘助理館長、藝術發展局文學組主席。在這場對談中,她是詩人萍兒,出版多本詩集。她分享道,詩人是驕傲的,進入創作狀態時是超脫的;詩人同時也是謙卑的,因為他們都是平凡人。她分享詩歌創作日常時表示,生活中處處都有詩意:下班回家路上、維多利亞港,甚至一杯凍檸茶、一鍋紅油火鍋……都能成為詩歌創作的靈感源泉。

香港詩有獨到之處

黃燦然曾編過三本香港詩歌選集,自詡為「應該是讀香港詩最多的人」。談到香港詩時,黃燦然分享了很奇特的體驗:香港有別於其他的華人社區,從中文來說這是一個相對封閉的地方,廣東官話是這裏的主流語言;只有香港詩,別人知道你在寫香港,讓人知道你從哪裏來,也讓這個地方的人有着無比的親切感。「要把本地的東西寫到詩裏面,是需要勇氣的。主要還不是勇氣的問題,因為事實上我們都想不到,我們可以把我們身邊的東西寫到詩裏去。」

「香港本身充滿詩意,這也是為什麼香港詩人能在香港發展的原因。」萍兒說。現場亦有不少詩歌愛好者專程來聽講座,其中有白髮長者,也有初中學生,讓人感到驚訝與欣慰,香港的詩意早已不知不覺間貫穿社會。

現場兩位講者一起讀詩,解析現代詩,講座的最後,萍兒一句話留給了詩歌更多想像空間:「詩不需要懂,你只要去共鳴。」

今次講座是香港文學舘開幕預熱講座的壓軸場,自5月11日起連續兩個周末共四場講座,讓市民感受「香港有文學」。講座舉辦地是南來作家手跡遺物展現場,截至當日已連續舉辦9天,展出20多位南來作家的珍貴手稿及物品,講座次日則是展覽最後一日向公眾開放。此前南來作家手跡遺物展同場已成功舉辦三場文學講座,主題分別是「張愛玲與香港的未完故事」「香港兒童文學的傳承與啟後」「情發於聲:跨媒介與未來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