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漢源

巴黎奧運日漸逼近,各路工作大軍已經先後出發,中國中央台奧運製作團隊器材就率先踏上征途,首先派出轉播車,負責奧運8K製作。

首先出發的這架「5G+4K/8K+AI」製作廣播車,長17米,寬2.5米,能夠同時處理60部攝影機提供的訊號,連同這60部攝影機,再加上輔助器材共1,256件組件轉播器材,由10個大貨櫃以貨櫃船形式於寧波舟山港,經非洲好望角,穿越大半個地球,並於7月中下旬抵達巴黎,屆時加上超過2,000名工作人員,將會是巴黎奧運最大製作團隊。

看到如斯規模,有時很難怪香港電視台選擇不參與奧運製作,第一:沒有這麼多有經驗製作人員;第二:沒有這麼多器材,以中央台這次製作奧運規模,這10個大貨櫃的器材得花上三四個月在海外使用,其間中央台亦要大量器材作日常運作,這是成本問題,中央台是國家級電視台,自然可以承受這個成本,但香港強調商業掛帥,就算不能賺錢,也不能虧本,即使製作奧運未必是虧蝕,電視台亦要向OBS(奥運製作團隊)投標報價,由OBS評核是否有足夠能力才可以達成合作。

回想2008年北京奧運,大會當時向北歐瑞典等地區,租用60部大型轉播車去製作國際訊號,有很多歐洲製作公司專門出租器材給客戶製作大型體育節目,例如奧運、世界盃及一些世界錦標賽;其實香港也有一些廣播級製作公司有自己廣播4K車及衛星發射車,以前生意不錯,還經常到內地及澳門等工作,但近幾年受內地電視台資源衝擊,及香港電視台老闆因為節省成本而外判予內地電視台製作,香港製作人能製作大型轉播的機會愈來愈少,經驗就慢慢流失,情況有如電視台黃金時代,晚晚做直播節目,大量製作人工多藝熟,節目質素一定不會差,如此一來行業就不一定式微,或者給別人蠶食。

今年6月女排大獎賽又來了,去年西班牙的製作團隊,以北京的廣播車進行製作,今年又會是什麼地區製作團隊呢?其實以往香港人一直都一手一腳自己製作,現在又是否已經成為過去式呢?選擇外判製作相信不是成本問題,因為用香港器材及人員,運費機票食宿已經省了不少,因此真不清楚外判原因,唯有屆時好好觀賽,留意其他團隊製作水準吧!

接下來香港有很多大型體育盛事,如明年香港協辦的全國運動會,將有8大項目,祈望香港體育製作人能有機會參與製作,好好磨礪製作技巧及經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