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音樂劇《飛天》的精彩劇照。(記者毛麗娟 攝)

(香港文匯網記者 毛麗娟)以經典跨越千年時空,觸碰歷史餘溫。「趕路人」字字鏗鏘,「守護人」娓娓道來,光影變幻的舞台上,是跨越山海的「飛天」圖景,是熠熠生輝的敦煌文明長捲,音樂劇《飛天》將一場「既東方、更中國」的文化時空之旅,獻給翹首期盼的深圳觀眾。5月24日-26日,該劇作為2024深圳文博會藝術季特約作品,將在深圳大劇院與觀眾相會。

該劇以莫高窟壁畫為引,將璀璨盛大的敦煌文化呈現在舞台之上,讓中國乃至全世界最重要的一個文化遺產以更符合現代審美的方式傳播,為傳統藝術瑰寶注入全新時代力量。

音樂劇《飛天》創作團隊與深圳眾見面。(記者毛麗娟 攝)

5月22日下午,該劇的導賞會在深圳大劇院舉行,音樂劇《飛天》製作人兼藝術總監李盾、戲劇導演丁見非就《飛天》的創排過程、文化意蘊及本次文博會的特別版本進行了深入交流。見面會期間,主演高天鶴、李澤美現場表演《我在夢裏見過你》《飛天》等劇中精彩唱段,為到場嘉賓及觀眾獻上了一場精彩絕倫的音樂盛典。

根植傳統文化:既東方,更中國

以莫高窟壁畫藝術為靈感,音樂劇《飛天》通過將以敦煌藝術研究所所長常書鴻為代表的一代代敦煌文化守護者的故事濃縮為「守護人」和「趕路人」兩個典型形象,串聯起4個注重道德教化的本生故事;將上世紀30年代在敦煌的大漠風沙中,一點點現出真容的精妙壁畫與文化守護者在惡劣、動盪的環境之下竭力保護文明瑰寶的經歷彼此融合,悠揚的曲調和詩意的詞句藉由現代的視聽表達成為舞台上的藝術精品,為觀眾獻上一場穿越時空的文化之旅,書寫一段人類文明的史詩天籟。

製作人李盾(右2)回顧八年中創作組十次親赴敦煌採風的經歷。(記者毛麗娟 攝)

製作人李盾在見面會上回顧了八年中創作組十次親赴敦煌採風的經歷:「八年,在歷史的長河中無比短暫,但是對於人的一生來說卻很奢侈,人這一輩子能有幾個八年呢?但是我願意這麼做。我和我的團隊就像一群修行的人,必須帶着堅定的信念和強大的自律才能走進它,這條路沒有捷徑可走。」

自4月末北京首演之後,《飛天》奔赴敦煌、蘭州完成了兩站巡演,口碑一路走高。引人入勝的情節,細膩精湛的表演,扣人心弦的演唱以及彰顯中式審美的舞美,給觀眾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將傳統文化精髓融入音樂劇敘事結構,結合音樂劇演唱方式和中國流行音樂經典,把戲劇的美育功能和大眾化審美趨勢有機結合,就像佛教通過本生故事傳播道德規範,《飛天》也以一種更具全球視野的藝術表達承擔起弘揚傳統文化的歷史使命和社會責任。

精益求精 探索東方美學表達

繼劃時代的音樂劇《蝶》之後,李盾、三寶、關山這個中國原創音樂劇「鐵三角」再度聚首,創作出了《飛天》這部兼具歷史厚重感和人性溫情敘事的舞台作品。為了達成最佳的舞台呈現效果,《飛天》集結了國內外頂尖創作團隊和藝術家,由中國「高定時裝第一人」郭培擔綱服裝設計,聯合國際著名戲劇導演陳士爭、湖南衛視《舞蹈風暴》等節目的舞蹈總監姜洋,以及舞蹈詩劇《只此青綠》等多部作品的燈光設計任冬生、造型設計賈雷,國內資深音響設計袁闖、世界知名的柏林多媒體內容設計公司flora&faunavisions的創始人Leigh Sachwitz等,精益求精地在媒介質感、表達形式等方面從不同層面賦予《飛天》以全新的視聽面貌。

本次亮相文博會的《飛天》,是由戲劇導演丁見非微調編排的特別版本,李盾仍舊用「量子糾纏」的理論闡述這次嘗試:「每一位藝術家的加入都會和作品之間產生奇妙的反應,這種糾纏會貫穿創作到表演的每個環節。」正因為如此,他對這一場相遇和最終的舞台演繹信心十足,萬分期待。

丁見非表示,自己三次與《飛天》結緣:第一次是初始劇本的劇本朗讀,自己和幾位年輕演員推導了一些音樂性的表達,並在業內進行了小範圍展示;當時,就體會到了劇本中縱貫千年的量子糾纏,飛天已經在腦海中有所呈現。第二次結緣, 是擔任2021年「飛天音樂會」導演,與三寶的音樂團隊和李盾的技術團隊一道,完成了《飛天》的第一次大規模展示。第三次結緣,就是站在這裏,參與微調工作,串聯起這幾年的記憶。

「此次微調工作,我們主要是對於原劇本文學創作的回歸,將四個本生故事進行更多的呈現。音樂劇有其規律,在回歸創作的過程中,我們也遵循了藝術規律,圍繞着『在音樂中做文章,從文章中找音樂』,通過戲劇性和文學性的表達,賦予這部劇整體性。」丁見非表示。

李盾強調,音樂劇《飛天》是「觸達人心的藝術滋養」,兩位主演也對角色進行了深入的鑽研,高天鶴在研讀劇本和相關的論著後感慨萬千,「我能感覺到燃燒在『趕路人』內心炙熱激情的火焰,是理想主義者的樂觀積極支撐着他回到莫高窟,步步向前,安身於奔赴理想的艱難險途。重重的磨難讓他日漸成熟,不變的熱愛才是力量的來源。」

主唱、主演李澤美分享對音樂劇《飛天》的思考。(記者毛麗娟 攝)

「守護人」的故事讓扮演者李澤美備受鼓舞,「想用脆弱且堅強、孤獨卻完滿、平凡而偉大來形容她。她既做到了如沙棗花般的堅韌勇敢,也如九色鹿一般純真善良,在她身上,我看到了『傳承』二字的含義。」她說。

音樂劇《飛天》是由中國東方演藝集團有限公司、甘肅省文化和旅遊廳、北京愛奇藝科技有限公司、澤筠(上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何李活(深圳)音樂劇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蘭州大劇院共同出品,由中央民族樂團聯合製作、由海南中晟文體集團巡演運營的2024年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

接下來,音樂劇《飛天》會繼續在巡演的旅途中打磨、精進,將來自敦煌的文化華音送到南京、天津、蘇州、杭州、合肥、廈門、廣州、武漢、長沙、成都、重慶等更多城市。

責任編輯: 之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