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隨着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阻擊戰鎖邊固沙工程啟動,環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的阻沙防護帶將逐漸閉合,遼闊無垠的沙海即將被有效鎖住。

5月20日,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阻擊戰鎖邊固沙工程在和田地區民豐縣啟動,環抱着塔克拉瑪干沙漠的生態屏障將逐漸補齊最後285公里的「缺口」,一步步實現對沙海的阻隔。

作為國家三北防護林工程的重點實施區域之一,坐落於新疆塔里木盆地腹心的塔克拉瑪干沙漠因嚴酷的自然環境被冠以「死亡之海」之稱。着眼於阻擋沙漠對綠洲的侵蝕,過去40多年,新疆依託國家三北防護林工程,已在塔克拉瑪干沙漠周邊建起了一條長達2761公里的綠色阻沙防護帶。

「補齊最後285公里,環塔克拉瑪干沙漠的阻沙防護帶就能實現閉合,最終形成綠色生態屏障,有效抵禦風沙侵襲。」承建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阻擊戰鎖邊固沙工程和田段的中鐵建發展集團新疆指揮部副總經理吳延龍介紹。

這段最後的「缺口」位於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的和田市至若羌縣沿線,由西向東依次分布着尼雅(民豐)、且末、若羌三大風口,是南疆風沙危害最大、自然條件最惡劣區域。為盡快鎖住「缺口」,建設單位將採用工程固沙、生物治沙、光伏治沙等方式,遏制沙漠擴張,保護周邊農田、交通線路和居民區免受風沙侵害。

圍繞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阻擊戰,新疆現已布局7個重點治理項目、13個子項目,涉及7個地州市46個縣(市、區),綜合治理規模2592萬餘畝,將持續至2030年,進一步築牢我國的生態屏障。

(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 之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