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政府西貢民政事務處因應蠔涌新村水浸問題,於兩年前已開始研究進行排水渠工程。處方在回覆香港文匯報查詢時透露,有關工程範圍涉及不少私人土地業權,先後因排水渠走線遭業權人反對,最終修訂走線後又僅獲小部分業權人同意,故至今未能開展工程。

修改行水位亦難徵得多數同意

西貢民政事務處表示,該工程包括加設雨水渠及去水口,改善收集地表徑流,以緩解該區水浸風險。處方一直就排水渠的走線和行水位諮詢地區意見,並因應個別業權人的反對作出相應修改。

最新修訂的排水渠改善工程建議於去年11月按既定程序透過西貢地政處以張貼告示形式諮詢公眾,其間未收到反對意見。民政事務處隨後在今年2月去信擬議工程範圍涉及的16位私人土地業權人,惟截至4月底僅收到小部分業權人的同意書,現正透過村代表協助聯絡相關業權人,希望盡快取得同意以開展改善工程。

要求發展商圍板須加設排水孔

對有居民指建築地盤發展商去年在116號屋附近工地築起圍板,令去水受阻,處方表示,據知渠務署已要求發展商實施臨時排水措施,包括在圍板加設排水孔及加設臨時水泵。每逢暴雨來臨前及暴雨過後,民政處聯同渠務署會檢查及清理附近的排水設施,暴雨期間渠務署亦增派人手處理水浸事故,以及緊急清理淤塞。

處方強調,會繼續尋求相關業權人同意盡快開展改善工程,同時密切留意情況,積極協調渠務署及其他相關部門在惡劣天氣前後採取適當預防和應對措施,包括加設沙包和抽水泵等。

◆香港文匯報記者 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