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劇《長生殿》。
◆最受香港觀眾歡迎的越劇。
◆羅家英與汪明荃主演新劇《 大鼻子情聖》。
◆香港觀眾也喜看的潮劇。
◆婺劇吸引力相當大。
◆首次來港演出的柳子戲。

康樂與文化事務署精心打造,宏揚中國戲曲藝術的「中國戲曲節」進入第十二個年頭,今年更作為首屆「中華文化節」的重要演出環節,今年6月14日至8月4日為觀眾帶來8項精彩地方戲曲外,更邀得多項地方戲曲表演藝術家主持講座。排演的中國地方戲種包括︰粵劇、北路梆子、潮劇、柳子戲、越劇、昆劇、婺劇和京劇,節目以粵劇《大鼻子情聖》定在6月14日至16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打頭陣。

劇目《大鼻子情聖》是粵劇紅伶羅家英根據法國名劇改編,故事中的法國戰場改為中國明代的土木堡之變,講述在戰場上叱咤風雲的將軍、謀臣,及多情女嬌娃之間的劇情,除有為國而戰的場面,也有情節感人的浪漫,書信傳愛的深情一面,主要演員自然有集編演導於一身的羅家英,他扮演大鼻子情聖朱一凡,為愛而對心上人默默相候,汪明荃以花衫應工,演繹美麗充滿才藝智慧的徐綺珊,新劍郎演智勇雙全為國為愛奮戰的朱翊豪,聯同溫玉瑜、呂洪廣、王希穎等合譜一齣有國有情有義的人間情愛戲劇。

各種地方戲曲上演日期

「中國戲曲節」一向推介中國各種地方戲曲。6月21日至22日是首次參與戲曲節、有三百多年歷史、編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重唱功、唱腔高亢、創造很多花腔的山西四大子梆之一的「北路梆子」,安排在香港大會堂劇院上演兩齣重點名劇《醒醉記》及《畫龍點睛》。

6月28日至30日是潮劇登場,由廣東潮劇院和香港新韓江潮劇團合作在高山劇場劇院演出多項精選折子戲《穆桂英招親》《李商隱》等。

7月5日至6日是山東省柳子戲在高山劇場新翼演藝廳的演期,該劇種有九腔十八調,獨步妙身段之美譽,細緻勾畫人物真性情。

7月12日至14日,由福建芳華越劇院在西九文化中心大劇院演出3天,特別推介越劇藝術一代宗師尹桂芳的戲寶《玉蜻蜓》等。

7月19日至21日北方京劇院在葵青劇場上演有六百年歷史的北方豪放氣概及江南昆曲細膩演繹的兩天折子戲及一齣長劇《長生殿》。

7月26日至28日是去年在「中國戲曲節」演出,成為網上熱搜劇種的浙江婺劇,劇團在沙田大會堂演出長劇《三打白骨精》和《穆桂英》及一場折子戲。

8月2日至4日,是上海京劇院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的演期,為香港觀眾帶來兩本《七俠五義》,由生旦丑等武藝演員演出武俠情誼劇目及折子戲。

而藝術家講座由5月底到8月間舉行,免費入座,可留意康文署網站。 ◆文︰岑美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