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犯在未有任何培訓下,被安排從事撲救山火等高危工作。 美聯社
◆被強迫勞動的囚犯,傷亡比例高達四分之一。 美聯社
◆因工死亡的囚犯無法律保障,家屬申訴無門。 美聯社

美聯社調查揭「黑獄悲歌」 每年創造780億元經濟價值

香港文匯報訊 美國監獄現時關押近200萬名囚犯,人數是全球最多,其中逾80萬名囚犯需參與勞動,每年合共創造達100億美元(約780億港元)經濟價值。然而根據美聯社調查,這些囚犯實際被強迫參與各種危險工作,甚至沒有接受任何培訓,包括在車流密集的高速公路撿垃圾、撲滅山火及操作重型機械等,因此導致受傷甚至死亡的情況時有發生。由於監獄勞工沒有受到法律保障,當出現問題時,囚犯和家屬甚至根本沒有追索權。

美國南北戰爭後通過的《美國憲法》第13修正案雖廢除奴隸制,但當中提到除非是「對犯罪的懲罰」的特例,這一漏洞令強迫勞動變得合法化。

無薪工作 不敢抗議惡劣環境

此外,部分州份的法例指出,無論是在懲教設施,又或是透過監獄合約或工作釋放計劃,「囚犯均不被認為是僱員」,這令囚犯無法享有普通勞動人員應有的補償福利,以及在符合州份和聯邦安全標準的場所下工作。

囚犯普遍工資極低甚至無薪,他們既無法抗議惡劣的工作環境,更不可能提出起訴,也無法組成工會。若然拒絕工作,將遭受包括單獨禁閉在內的懲罰。

屢現工傷 燒傷腦損甚至截肢

美聯社採訪逾100名現時在囚人士或前囚犯,以及一些因工作死亡囚犯的家屬,發現因強迫勞動受傷或死亡的比例高達四分之一,包括嚴重燒傷、腦部受損,甚至需要截肢。由於私隱法,每年因強迫勞動而受傷或死亡的囚犯人數根本無法得知,囚犯也因害怕遭受報復或被剝奪與家人聯繫等的權利,而不敢上報。

在美國許多州份,法律授權在發生災難或緊急情況下,安排囚犯從事危險工作,譬如清理有害物質或滅火。在佐治亞州一些農村,囚犯是唯一應對緊急情況的群體,無償處理車禍或是醫療緊急情況。在美國部分地區,於新冠疫情最嚴重的時期,囚犯甚至需要參與到醫院洗衣服、生產口罩和埋葬疫歿者等工作。

美聯社指出,在工作中受傷的囚犯若要提出起訴,將面臨重重壓力,例如難以找到願意接手案件的律師。聖路易斯大學法學教授達夫稱,囚犯的公民權利被剝奪,「他們被錯誤傷害,但沒有任何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