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張岳悅)第三屆《石景宜博士盃——華夏書畫創作大賽》頒獎典禮暨優勝作品巡迴展(香港站)今日(17日)在香港大會堂展覽廳舉行,共展出獲獎及優秀作品133幅,展覽將持續至5月21日。立法會議員、全國人大代表吳秋北,立法會議員、全國政協委員陳仲尼,立法會議員、香港廣州社團總會副主席陳凱欣,立法會議員鄭泳舜,全國政協委員、聯合出版集團顧問吳靜怡,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九龍工作部副處長林嘉興,香港出版總會會長李家駒,香港美協執行主席熊海,香港蒼城畫院院長司徒乃鍾,香港詩書聯學會會長岑寂秋,中國畫學會(澳門)會長楊大名,香港書法學院理事長岑宛樺等多位知名人士擔任主禮嘉賓。主禮嘉賓在漢榮書局董事長石漢基及石景宜博士博物館館長石國基陪同下,即場頒發銅獎、優異獎及佳作獎予港澳地區得獎者。

眾嘉賓為頒獎儀式及展覽開幕剪綵。香港文匯報記者張岳悅 攝

為紀念並秉持漢榮書局創辦人石景宜博士畢生為推廣海峽兩岸文化交流,「以書報國、以畫結緣」的崇高精神及遺志,漢榮書局早於2010年及2015年先後舉辦兩屆「石景宜博士盃——華夏書畫創作大賽」,廣邀內地、台灣、香港、澳門以及其他海外地區內對中國傳統水墨畫及書法有興趣者投稿參賽。此次第三屆大賽共收到參賽作品達5756幅,其中書法佔3726幅、水墨畫佔2030幅。從初選入圍作品至決賽的遴選,水墨畫及書法獲勝作品分列鑽石獎1名、金獎2名、銀獎3名、銅獎5名、優異獎32名、佳作獎逾120名。

石國基希望藉比賽向全世界展現中華文化精神的內涵。香港文匯報記者張岳悅 攝

石國基於開幕致辭時表示,兄弟二人繼承父親遺志,多年來致力推廣文化藝術發展,「文化是中國的重要軟實力,大家共同努力,才可以推動中華文化藝術的發展。雖然第三屆大賽的決賽評審受疫情影響而推遲,但我們亦收到包括來自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加拿大、美國、英國、比利時、意大利、羅馬尼亞等多個國家的作品。我們希望廣泛向全世界展現中華文化精神的內涵,中西藝術有差異但不會衝突,畢竟全球藝術都在不斷的融合中進步。」與此同時,漢榮書局堅持每兩年舉辦「中華翰墨情——佛港澳台僑中小學生書法比賽」,並邀請獲獎者赴佛山參與書法夏令營,助力更多年輕學生理解中華文化底蘊。

司徒乃鍾稱海峽兩岸暨香港和澳門的藝術家共同舉辦這次活動十分有意義。香港文匯報記者張岳悅 攝

司徒乃鍾稱,此次展覽以中國書畫為主,更凸顯其作為國粹的重要性。他說:「我曾在石景宜博士晚年時有幸見過他一次,他是我作為中華文化的傳播者應該認識的人。海峽兩岸暨香港和澳門的藝術家共同舉辦這次活動十分有意義,舉辦一次展覽並不容易,除藝術家之外,台前幕後的每個人都很重要,今日多謝這麼多位朋友到場支持。」

第三屆《石景宜博士盃——華夏書畫創作大賽》優勝作品巡迴展(香港站)今日開幕。香港文匯報記者張岳悅 攝

第三屆「石景宜博士盃——華夏書畫創作大賽」的獲獎作品,將於今年內在各地巡迴展出。首站已於3月28日在「佛山石景宜劉紫英伉儷文化藝術館」及「石景宜博士博物館」展出,而11月將在台灣展出。為了讓更多海內外華夏藝術愛好者能分享是次大賽的成果,獲獎的優秀作品將彙編刊印為畫冊,分別送予各參賽者及各地藝文界人士。期望讀者透過對書畫佳作相互之間的觀摩及交流,一起拓展中華藝術的廣闊空間。

責任編輯: 張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