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成功》郵票 中國郵政發行(2003)
◆《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成功》郵票 香港郵政發行(2003)

《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成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郵政局為了慶祝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成功,於2003年10月16日發行的特種郵票。事實上,這套郵票背後的故事與「飛天」一樣令人振奮……

一個絕密消息成就「飛天」郵票

公元2002年10月,一個驚人的絕密消息傳來,國家航天科技部門正在實施載人航天計劃的重要一步,即「神舟」五號將搭載中國太空人進入太空,實現國人千百年來的「飛天」夢!載人航天工程實施的時間預計在2003年的第四季度,希望屆時能發行一套郵票。

能夠參與這麼重大題材郵票的發行工作,郵資票品司每一個工作人員都極其興奮,但是,他們知道如果按照即時發行的方式,困難和挑戰是相當大的。現在必須把興奮收回到肚子裏,啟動密級程序,按照翌年10月發行,進行周密的倒計時工作安排。

三方合作達成一致

「飛天」郵票的最大亮點是邀請港澳郵政部門共同發行。「飛天」,是中華民族世世代代的夢想,也是中國內地、香港、澳門、台灣地區以及所有海外華人的期盼。當太空人帶着14億中國人的夢想在太空遨遊時,應該成為內地及港澳台地區共同慶祝的節日!考慮到目前和台灣地區郵政共同發行郵票尚不成熟,暫時按《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成功紀念郵票》的做法,由內地與香港、澳門郵政部門共同發行。三方用同一套郵票的名稱,各自發行同題材郵票。郵票的發行,採用2+1的方式,即2枚郵票,一枚小全張。鑑於該事件屬於高度的國家機密,郵票的設計工作,建議由國家郵政局承擔;郵票圖稿由三方會議審定;三方郵票的印製均由北京郵票廠承印。

2003年1月13日,三方郵政部門的會議如期在香港舉行。香港郵政署作為東道主,主持會議的討論。為了防止會議的內容洩密,會議室的工作人員由香港郵政署的有關員工擔任,非相關人員一律禁入。經過連續兩天的緊張討論,就郵票名稱,郵票張數、發行時間(「神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並安全返回地面的當日,三地同時公布在翌日發行有關郵票的消息。若飛船發射不成功或需延遲發射,則三方另行商討有關推遲或如何處理有關郵票及印版等事宜。)等等問題基本上達成了一致。香港郵政署和澳門郵政局的代表先後表達了對三方共同發行該套郵票的擁護,並對內地航天科技日新月異的成就和祖國的日益強大,表示由衷的祝賀。

郵票設計順利完成

2003年6月5日,國家郵政局與香港郵政署、澳門郵政局就共同發行《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成功》郵票的相關事宜進行了第二次友好協商。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就是三方共同審定郵票和小本票設計稿,確定三方各枚郵票圖名及票面文字,商討三地郵票、小本票印製、發運、銷售及費用結算等相關事宜。

王虎鳴和劉向平設計的郵票圖稿、小本票效果圖,事先已由工作小組進行了審看,根據工作小組的意見,設計者又進行了認真修改。但是,我仍然十分忐忑。原因是觀者對郵票設計稿的評價,往往存在偏好,正所謂:蘿蔔白菜,各有所愛。如果港澳郵政代表提出一大堆修改意見,或推翻重來,那對後面的工作將造成嚴重影響。按倒計時算來,距離「神舟」發射,僅有三個多月,已經沒有功夫再進行第三次會商。時間不等人啊!會議在惴惴不安中進行。王虎鳴的圖稿一擺出來,我發現港澳郵政同行眼睛一亮。有戲!果然,香港和澳門郵政同行沒有提出任何意見,就連一向十分挑剔的澳門郵政局局長羅庇士也豎起拇指,大加讚揚。郵票和小本票的設計圖稿順利通過!

2003年9月30日,郵票印製局王振宏副局長打電話報告,中國郵政和香港、澳門郵政的郵票,以及港澳定製的小本票已全部完成並開始裝車發運,中國集郵總公司承製的郵品也在緊張的製作當中,這不啻讓人得到稍稍喘息。

秘密發射變成現場直播

10月初,航天科技部門相關的工作人員已全部飛赴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臨行前,為了保守發射期間的秘密,雙方確定了發射成功的暗語:考試合格。

10月14日,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猶如一夜春風,首都各大新聞媒體競相報道了中國載人航天「神舟」五號將於10月15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的消息,立刻將人們的目光聚焦在祖國的大西北。雖然絕密的飛船發射計劃提前解密,但郵票的發行口風卻絲毫不能洩露。郵票,必須是整個事件成功之後的記載,否則,將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2003年10月15日7:00,票品司的工作人員到崗。

8:00,電視上傳來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現場的報道和畫面。

9:00,隨着巨大的轟鳴聲,在形似蓮花狀的煙霧中,助推器緩緩地將「神舟」五號送上太空。發射成功!時任國家主席胡錦濤在發射現場發表重要講話。

9:05,酒泉衛星中心傳來暗語:考試合格!——此時,暗語已經不重要了。

18:40,太空人楊利偉展示中國國旗和聯合國國旗。

18:41,楊利偉向世界人民問好。

10月16日6:40,太空艙安全返回地面。

6:41,國家郵政局關於發行《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成功》紀念郵票的傳真電報,伴隨着電波,飛向祖國各地,飛向香港、澳門……

◆文:老劉(原國家郵政局郵資票品司司長劉建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