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主席鄧聲興博士

2023年,經濟衰退的憂慮打擊新股市場表現,激進的加息周期及持續的通脹令全球IPO市場氣氛疲弱。而大市疲軟、流動性減弱及資金面的萎縮,進一步造成本港IPO市場規模數量雙減。數據顯示,香港新股集資總額在2009年至2022年的14年間曾7次全球奪冠,堪稱是全球IPO最火熱的市場之一。然而,2023年香港新上市企業為70家,所有公司首發募資總額僅為462.94億元,較2022年全年首發募資總額996.18億元縮水57%,並創下近10年港股IPO募資金額新低。

步入2024年,隨着美聯儲在2023年第三季度加息步伐放緩,市場預期加息周期將於2024年上半年終止,香港新股活動正趨向反彈的方向邁進。2024年第一季在香港交易所(0388)新上市的公司涵蓋許多不同類型的創新企業以及來自科技相關行業的發行人。新股上市申請數目仍然保持穩健,截至2024年3月31日共有85宗申請在處理中。然而,今年一季度上市的12家公司,集資額合共48億元,較2023年第一季仍下跌 28%,故市場普遍靜待拐點的出現。

國策有利內企來港上市

4月,中國證監會公布「新五條」,包括支持內地龍頭企業來港上市、放寬ETF通、落實REITs通,以及將人民幣雙櫃台股份納入港股通等,都被視為利好港股交投,港股市場反應良好。4月起港股市場交易量及恒指表現均有明顯改善,日均成交額恢復到1,300億至1,500億元水平,即使在「五一黃金周」期間缺乏北水支持下仍達到1,100億元以上,反映投資者信心回暖。

現時港交所正審批的上市申請近百宗,已在內地監管機構申請備案到香港上市的企業也有幾十家。這些企業具備較高的知名度和市場估值,上市將吸引境內外投資者的目光和參與,提升市場熱度。與此同時,市場預計今年香港IPO市場集資額將超過1,000億元,IPO市場恢復活力將刺激股票市場的交投氣氛,提升流動性和成交額,有助現時超賣的股票重回合理的估值範圍。除此之外,上市活躍亦會帶動其他金融相關服務,有利整體經濟、消費氣氛等。

中國證監會一直以來努力推動內地企業來港上市的融資通道暢順,是次支持內地行業龍頭企業來港上市,這對提升香港IPO市場的吸引力和港股二級市場的流動性都有很大幫助,亦會帶動港交所收入增長,相信其業績仍具備增長空間,值得關注。(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本人未持有上述股份)

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