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主席此訪是一次歷史性訪問。」當地時間9日,匈牙利總理歐爾班在接受中國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專訪時這樣評價。為何稱之為「歷史性」?答案在於習近平主席這次對匈牙利國事訪問取得了豐碩成果。

訪問期間,兩國領導人發表聯合聲明,宣布將中匈關係從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提升為新時代全天候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分析人士認為,這一提質升級意味着,中匈兩國的政治互信、戰略共識、協調合作等方面都將達到新的高度;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中匈關係都能夠經受住各種考驗,抵禦疾風勁浪。此外,雙方還簽署10多項合作文件,為雙邊未來合作注入了新動力。

今年是中匈建交75周年。75年來,兩國堅持平等相待、互信互助、合作共贏,書寫了一個個友好交往的故事:新冠疫情期間,中國給匈牙利提供大量抗疫物資,歐爾班總理親自去機場迎接;在國際場合,匈方多次仗義執言,堅定支持中方維護核心利益;匈牙利還是首個同中國簽署「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的歐洲國家;中餐、中醫、中文、中國功夫在匈牙利深入人心,匈牙利牛肉、托卡伊葡萄酒走入中國千家萬戶……事實證明,中匈關係已進入歷史最好時期,理所應當進一步提升雙邊關係水平,豐富兩國合作內涵。

如何來推進雙邊關係提質升級?習主席指出,雙方要繼續堅定支持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加強兩國發展戰略對接,積極拓展清潔能源、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合作;繼續支持兩國語言教學,加強人文交流;加強多邊溝通協作,維護國際公平正義……這些主張為下一階段中匈關係發展指明了方向。

中匈雖然政治制度不同,但始終是肝膽相照的好朋友。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於雙方保持高水平政治互信。訪問期間,習主席表示中方堅定支持匈牙利走符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匈方表示支持中方維護自身核心利益和正當權利,過去、現在、將來都堅定恪守一個中國原則。這將築牢雙方的政治互信,為未來關係發展提供堅實的政治保障。

中匈還是互利共贏的好夥伴。中國是匈牙利在歐洲之外的最大貿易夥伴,匈牙利是中國在中東歐地區投資第一目的地和重要貿易夥伴。近年來,兩國在新能源領域的合作尤為亮眼——蔚來、比亞迪、寧德時代等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領軍企業紛紛到匈牙利投資設廠;中企投建的考波什堡光伏電站已併網發電,每年可幫助匈牙利減少12萬噸二氧化碳排放……正如匈牙利外長西雅爾多所說,匈中兩國的合作證明中國為歐洲國家提供了巨大機遇。

根據聯合聲明,雙方將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和匈牙利「向東開放」戰略進一步深入對接。訪問成果文件清單中明確了中匈共建「一帶一路」第三輪重點合作項目。目前,匈塞鐵路匈牙利段已進入全面鋪軌施工階段,建成後將進一步強化匈牙利在中東歐地區的交通樞紐地位。歐爾班總理認為,「一帶一路」在匈牙利的成就,在整個歐洲都是無可比擬的,為匈牙利帶來了數萬個工作崗位和經濟繁榮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歐爾班還表示不認同所謂「產能過剩」或「去風險」等說法,認為中國的發展對歐洲是機遇而不是風險。在美方不斷炒作中國新能源「產能過剩」的背景下,這番表態理性客觀,表明了匈方深化對華合作的堅定決心。

中匈還是民心相通的「好親戚」。本次習主席到訪時有一個細節,歐爾班總理在接機時說,歡迎「來家裏」。如此親切的表述是中匈深厚情誼的寫照。匈牙利經常自稱是「最西邊的東方國家」,中文被納入國民教育體系並成為高考科目,匈中雙語學校「一位難求」。這一次,雙方決定進一步優化各自出入境政策、加強兩國直航聯繫等,將使兩國人員往來更加便利、心靈更近。

中國有句諺語「眾人拾柴火焰高」,匈牙利也有句諺語「好友賽過金」。歐爾班總理曾說過,10多年前就意識到,匈牙利的未來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同中國的關係。如今,中匈關係又上新台階,雙方將在各自實現現代化的進程中更加緊密地攜手同行,實現共同發展、共同繁榮,並引領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走深走實。「駛入黃金航道」的中匈關係,迎來了新機遇。

(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國際銳評」微信公眾號)

責任編輯: 張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