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遊世界的旅程已告一段落,李樂詩人生的旅程仍在充滿生命力地行進。 黃依江 攝
◆李樂詩曾多次赴南極及北極探險。受訪者供圖
◆李樂詩曾拍下中國南極考察隊在基地閱讀香港《文匯報》。 受訪者供圖
◆李樂詩藉鏡頭記錄企鵝的多種姿態。受訪者供圖

探險家李樂詩的名字,香港人絕不會感到陌生。她傳奇的經歷,多年來雙足踏過的地方,曾經的「登峰」與「造極」,書寫了她如同俠客般精彩豐盛的人生。適逢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60周年,李樂詩作為傑出女性舊生之一重返校園。當她站在記者面前,炯炯有神的雙目和硬朗的身軀讓人很難想到她如今已逾80歲。雖然周遊世界的旅程已告一段落,她人生的旅程,仍在充滿生命力地行進。◆香港文匯報記者 黃依江

「我已經不想再去極地。」李樂詩說。「因為,極地已不再需要我去。現在,我們有那麼多富有體力和才華的年輕人,應該把機會給他們。」1985年,她首次踏足南極,正值盛年。舊照片的冰天雪地裏,她緊裹衝鋒衣、半蒙着面,只露出一雙明亮的眼睛。她就是用這雙眼睛捕捉極地的一切,變成照片、資料與文字,集結成書,讓香港及內地的人們,了解那冰天雪地的奧秘,重新審視我們與地球的關係。

用藝術為科學服務

李樂詩12歲習畫,師從周公理,西洋畫素描的訓練,為她打下純藝術的堅實基礎,這也助力她後來入讀理大、成為設計師入行發展和創立自己的公司。她喜歡獨行,一路做一路闖,不計較代價。上世紀八十年代,她曾為海洋公園設計廣告,那時的香港人包括李樂詩在內都尚不知何為海洋公園,她就乾脆自資花一個月薪水,飛去國外的海洋公園考察。「實地考察可以學到最前沿的知識,得到最準確的信息。我喜歡這樣探索和學習,靈感就會很快到來,我從不需要擔心。」李樂詩說。

在極地,李樂詩接觸到許多科研人員,跟着他們一起工作,也學到不少知識。她發現科學家所理解的科學,與普通人所看到的並不一樣,因此有些事,即便科學家想傳達給公眾,也很難實現。李樂詩說:「因此,我希望以一個廣告人的角度,來為他們傳達這些,用藝術和設計,為科學服務。我去一次的經歷就可以寫本書出來,他們也很重視我這樣為極地與環保做宣傳的人。」

作為旅行專家,她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就承包國泰航空的飛機雜誌《Discovery》,全球探索介紹世界各地的風景,至八十年代,國泰開放飛往內地城市的航班,她又遊遍神州大地,有感於祖國大好河山的美輪美奐,她自己創辦了雜誌《Pearl Magazine》,將內地的風景與文化展示給其他國家的遊客。「做這本雜誌我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宣傳內地的旅遊資源,當然它後來很受歡迎,成為了中外之間的橋樑。」

寂寞是豪華的享受

李樂詩共去過八次北極,亦曾在那裏越冬。「那裏不似南極有科學考察站,地方很大,有人氣,它只有一塊海域,各個國家的船開進去做科考。入到北極圈,就只有愛斯基摩人。在北極,那時沒有女性像我一樣待那麼久。主要是因為條件太艱苦,生活不便,還有心理上的寂寞。」但這樣的寂寞,李樂詩並不覺得難以忍受,她覺得寂寞是最豪華的享受,亦清楚自己是食慾和物慾都很低的人,常常「麵包搽醬就一餐」。精神上的充盈,讓她具備強大的內核,在孤寒枯寂之地也能找到內心的安定,也給身邊人帶去溫暖。

李樂詩透露,當時科考隊中也有人因長期處於極地環境中產生情緒問題,她就以自己的方式開解他們:「我叫他們坐着不要動,我給你畫張像。」然後寥寥數筆,對方的形象就落在紙上。「畫完之後給他們看,他們就會很開心,算是寒冷孤獨的極地生活中的一點慰懷。我也看到,藝術確實能夠給人帶來能量。」

彷彿熱烈燃燒的火花,李樂詩是個有着無窮無盡能量的人。她一直以積極的心態去嘗試不同的工作,她的身上,集合了那麼多個身份,除了設計師、廣告人、探險家、攝影師、作家等等,她甚至還做過電影行業,張婉婷執導的《八両金》,許鞍華執導、蕭芳芳主演的《撞到正》等等,都是她擔綱美術指導的作品。除了指揮負責服化道、場景、色溫,她還把自己周遊世界的經歷投入電影之中,《八両金》中的笑位,其實大多是李樂詩在旅行途中聽到的故事;而她又喜歡粵劇,對大戲十分熟悉,才在《撞到正》中大玩本地文化元素,令之成為獨具一格的港產靈異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