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博物院歷史館仿遼式大殿。陳旻 攝
◆戰國 銅鹿
◆戰國 琉璃釉盤蛇玲瓏球
◆東漢 佛像插座
◆南唐 男舞俑
◆明代《坤輿萬國全圖》
◆展廳內,《坤輿萬國全圖》吸引觀眾駐足。陳旻 攝
◆明洪武 釉裏紅歲寒三友紋梅瓶
◆南唐 人首魚身陶俑

成立於1933年的南京博物院,是中國第一座由國家投資興建的大型綜合類博物館,已成為五千年中華文明歷史發展最直接的見證。南京博物院於今年3月結束為期4個月的「九十年春華秋實—南京博物院的珍藏」展覽,備受海內外觀眾熱捧。展覽分為「篳路藍縷—一座規模宏大現代化之博物院的宏偉藍圖」「薪火相傳—一座東南地區物質文化史博物館的遠景規劃」「繼往開來—一座中國歷史藝術綜合性博物館的久久為功」三個部分,以90組200餘件珍貴文物,跨越時空,呈現出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歷史長卷中璀璨的文明之光,折射出時代浪潮下中國博物館事業的發展歷程。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陳旻 江蘇報道 圖:部分受訪者供圖

《坤輿萬國全圖》:明代中文版世界地圖

《坤輿萬國全圖》原圖是意大利耶穌會的傳教士利瑪竇在中國傳教時所繪製的中文版世界地圖,於明萬曆三十年在北京付印後,刻本失傳。南京博物院所藏《坤輿萬國全圖》為明萬曆三十六年(1608)宮廷中的彩色摹繪本,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也是唯一的一幅據刻本摹繪的世界地圖。這張世界地圖與今天的世界地圖如此相像,以至於讓人不敢相信它繪製於400多年前的明代。「歐羅巴」、「亞細亞」、「地中海」、「大西洋」、「尼羅河」等地理名詞的漢化,在這張地圖上早已完成;「地球」這兩個字第一次被用來形容我們所身處的世界。利瑪竇繪製《坤輿萬國全圖》時,以當時的西方世界地圖為藍本,結合了中西最先進的地理研究成果,堪稱當時世界上最為精確的世界地圖。它改變了當時通行的將歐洲居於地圖中央的格局,而是將亞洲東部居於世界地圖的中央,這樣,中國就自然而然位於該圖的中心,此舉開創了中國繪製世界地圖的模式。

這幅地圖所繪五大洲中,各洲以不同顏色區分。山脈以寫景法描繪,河流以雙曲線繪寫,海洋則以深綠色繪出水波,整幅地圖和諧而又富有層次感。在地圖圈外還繪有九重天圖、天地儀圖、日蝕圖、月蝕圖、赤道北地半球圖、赤道南地半球圖、中氣圖等小圖,包羅了天文、地理方面的知識,開拓了當時國人的眼界。地圖中的插圖具有明顯的時代特色。在各大洋中,繪有16世紀不同類型的帆船9艘,在各個海域中,繪有海生動物15頭,南極大陸上繪有陸上動物8頭。這幅地圖還保留了母本的全部序跋,具有珍貴的史料價值。1922年,北京琉璃廠悅古齋從地攤上購得一套《坤輿萬國全圖》,據專家考證,該圖為清宮舊物,因清帝遜位時的動盪而流出宮外。當時一位身處北京的外國人得知此情況後,欲出資購入運往海外,並且已經初步達成協議。消息被商務印書館的經理孫伯恒得知後,立即報知了當時的北平歷史博物館籌備處。時任館長裘善元先生趕緊派人與悅古齋磋商,最終以重金購回,入藏北平歷史博物館。「九一八」事變後,為確保文物的安全,1936年,北平歷史博物館及藏品併入地處南京的中央博物院(1949年更名為國立南京博物院)籌備處,這幅珍貴的世界地圖遂一直在此珍藏。

釉裏紅歲寒三友紋梅瓶:考證為御賜寶物

鎮院之寶明洪武釉裏紅歲寒三友紋梅瓶,為現存唯一一件完整的明洪武官窯釉裏紅帶蓋梅瓶。釉裏紅是元代景德鎮新燒成的瓷器品種,也是明代洪武朝瓷器的代表品種,為皇家御用瓷。這件梅瓶出土於明初駙馬都尉宋琥和夫人安成公主的墓中,是明洪武以紅為貴禮制的印證。1957年3月,在江蘇省江寧縣東善橋孫家山附近的被人叫作「娘娘墳」的土包包上發現了一座明代墓葬,出土的47件文物中,一件景德鎮窯出產的「明洪武釉裏紅歲寒三友紋梅瓶」精美絕倫。從同時出土的一塊墓誌石上所記載的墓主人姓名、身份和埋葬時間,考古專家確定了此墓主人為明代駙馬都尉宋琥和安成公主。

梅瓶小口、短頸、溜肩,肩以下修長,假圈足。坯體色白而堅致,瓶身分作兩段,兩段瓶身接胎處在表面隱有稜起一周。瓶蓋作釧形,頂部有火焰紐高聳。器身裏外施白釉、釉層較薄,底面露胎。蓋內亦未施釉。釉下用銅紅料繪出裝飾花紋。這件梅瓶的裝飾分為七層,最下一層是十瓣變體仰蓮,二層是海水紋,再上畫松竹梅圖,佔到瓶身三的分之一,是裝飾結構中的主要部分,是景德鎮繪瓷美術家着力表現設計意圖與主題思想的用心所在。肩腹之間飾以纏枝菊花,再上是捲草紋和如意紋。頸部畫蕉葉紋一圈。七組花紋帶繁密而張弛有度,各自比例勻稱,主次清晰,線條流暢而富彈性,凝聚了製瓷藝人高超的匠心。考古專家認為,瓶身所有裝飾題材的選取,都是和各自所在的位置相呼應並和諧得體。瓶上所繪的枝、葉、莖、桿、花朵以及山石無一不是顯現着它們自身本真的姿態,顯露其自然本色的美。墓主人宋琥是明朝「開國功臣」鄆國公宋晟的次子。據史書記載,宋晟從小跟着父親宋朝用、長兄宋國興,投效「鄉里壯士」朱元璋,深受器重,封西寧侯。瓷器是明早期功臣貴族墓中的高檔隨葬品,考古研究人員表示:「這件梅瓶應該是由皇帝賞賜給宋氏家族,為宋琥生前喜愛之物,死後便與他一起下葬了。」

人首魚身俑:「海神」為李忭鎮墓

五代時期,建都金陵的南唐,重文化,興教育,倡斯文,開啟了繁盛婉麗之風。1950年10月,南京博物院啟動發掘南唐二陵,歷時3個月,發現並確認了南唐先主李忭、中主李璟的「地下宮殿」,這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個進行大規模發掘的古代帝王陵墓,出土了陶俑、瓷器、漆器、玉哀冊等600多件珍貴文物,現成為南京博物院的珍藏。在李忭欽陵後室出土了一件富有神話色彩的藝術品——人首魚身陶俑,高15厘米,長35厘米,俑的形象,是由人首和魚身組合而成,用泥土將人和魚的形象巧妙地結合為一體。在李忭欽陵後室同時出土的3件人首魚身俑中,只有這一件是完整的。 據考古專家介紹,人首魚身俑屬於鎮墓俑。秦始皇時代的人們常以海中的大魚為海神,自此確立了以魚類為海神的觀念。

這件人首魚身俑昂首挺頸,頭戴道冠狀帽,似為道者身份,自頸以下為魚身。身體覆圓形鱗片,背鰭突出,有胸、臀鰭,整個體形非常酷似鯽魚,在肩部還有一突起的脊稜,可能是鳥類羽翼的基部。專家解釋道,人首魚身俑為海神的形象,在《山海經》中也有許多記載,如「丹水出焉……其中多水玉,多人魚。」在李璟順陵出土的人首魚身俑卻添了鳥的雙翼,它依舊保持了《山海經》中所記海神「人面鳥神」的特點,故此人首魚身俑實為「海神」的造型,它與山神一道守護着死者的亡靈。人首魚身俑,從體形上看雖然是小型作品,但它富於幻想的變合體的造型,卻是中國藝術特徵之一。人類按照社會精神生活的需要,為自己的心靈創造出一個崇拜對象,再用造型藝術手段把它表現出來,創造了神的世界。這種半人半獸的怪物,是人的真實形象,又是神的化身,人格化自己所崇拜的神物。南京博物院專家認為,這件人首魚身俑是一件非常出色的藝術作品,既是浪漫主義的傑作,又賦予作品濃厚的神秘色彩,生動再現了古代陶塑工藝家的美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