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北大二院,學習五四運動歷史。

這個春光明媚的五一假期,我留在北京。在一個城市扎根久了,有不少朋友想法都一樣,不想在人流高峰期往外堵在景點和路上,大家都要麼待在北京市內喝茶聚聚,要麼在家裏躺平,反正就怎麼都不想和遊客擠一起出門。五一假期跨越了五一勞動節和五四青年節兩個重要的節日。為了學習五四青年節的歷史,我和歐美同學會留美分會副秘書長兼青年委員會主任包緯,一起策劃及主辦了一場AI City Walk。

五四青年節,是為了紀念1919年5月4日的五四運動而設立的,當日有大批愛國學生上街遊行。五四運動發生於民族矛盾尖銳、北洋軍閥政府腐敗、新文化運動及馬克思主義傳播提供思想基礎、無產階級隊伍壯大的時代背景下。其導火索是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將德國在山東的權益轉移給日本,引發了全國性的抗議活動。這場運動標誌着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五四運動的核心精神,是四個振聾發聵的詞彙:「愛國、進步、民主、科學」。在五四青年節的慶祝活動中,這些精神得到了傳承和弘揚,它們在演講者的慷慨激昂中,在文化活動的豐富多彩中,更在表彰先進青年的榮光裏,一一展現。1939年的陝甘寧邊區西北青年救國聯合會,一群熱血青年匯聚一堂,共同決定將5月4日定為屬於中國青年的節日,這一決定如同一顆火種,點燃了青年心中的愛國熱情。1949年,隨着新中國的誕生,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正式宣布5月4日為中國青年節,這不僅是對歷史的一次深情回望,更是對未來的一份深切期許。

5月5日早上10點,我與來自歐美同學會留美分會青年委員會和港澳台僑的10多位青年朋友在北大二院集合,一起在專業的講解老師帶領下學習(感謝張老師和高老師),通過四個單元的展廳,了解五四運動前因後果。因為是團體參觀,所以也到了二層的兩個教室學習,一個是現在上課的教室,也是當時毛主席聽課的地方,還有另一個是亢慕義齋教室。

回想在策劃路線的時候,我們很快就選擇了去年帶領香港實習生采風北京中軸線的重要一站——北大二院,作為AI City Walk的起點,因為這裏是北京大學(京師大學堂)的真正歷史原址,五四青年節的由來就是源自於此。這裏是李大釗先生和陳獨秀先生當時工作的校舍。青年時期的毛主席在北大聽兩位先生講課的教室也在此,毛主席第一次來北京居住的地方也在附近。北大二院裏的亢慕義齋,是馬克思主義來到中國的搖籃,也是馬克思主義思想傳播的開端。我們另一站參觀的是從北大二院步行20分鐘左右的一個四合院——《新青年》雜誌編輯部舊址及陳獨秀先生的舊居。

五四青年節,不只是一次簡單的紀念,它是屬於每一位青年的節日,是一次精神的洗禮。它所體現的,是那份包含着深厚歷史與現實內涵的精神原動力,激勵着我們不斷前行。青年節的慶祝活動,通常涵蓋了多種形式,從激勵人心的演講到充滿創意的文化活動,再到對那些在各自領域中表現突出的青年們的表彰,每一個環節都精心設計,旨在激勵青年繼承和發揚五四精神,為國家的繁榮和民族的復興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什麼是AI City Walk?顧名思義,就是用AI多模態大模型的能力去學習沿途所見所聞。用大白話說,就是在溜街的時候,用手機把想了解的景點拍下來,再把照片上傳到AI-App,然後問AI描述這張照片的內容,再延伸一直問下去,舉例:把北大二院建築物的照片拍下來,然後上傳到AI-App,讓AI描述這張照片裏是什麼建築物,然後再問這建築物的來龍去脈,一個個問題深入的問下去。把AI工具用好,就等於有一位智商300的老師在我們身邊,24小時隨時可問,唯一的邊界就是我們自身的好奇心和提問題的能力了。因為現在的AI都能聯網,資料收集後歸納總結,所以準確性也越來越高。上個月我在蘇州玩過AI City Walk後,新技能get了之後就回不去了,喜歡文史哲的老師,以後可以多多參考這個方式帶學生。

邊走邊學習五四青年節,我們不僅是在回顧歷史,更是在以實際行動書寫着屬於自己的青春篇章。近期國際局勢變幻,我們青年應以史為鑑,好好學習,感悟當下及未來之路。

◆作者/圖片:文旅部 香港青年中華文化傳播大使梁家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