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者從不同角度分析大灣區人力資源。左起:王秀麗、羅振雄、戴科彬。 香港文匯報記者萬霜靈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藍松山)多名粵港澳大灣區內學者、商界領袖、人力資源管理專家等,昨日在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人才高質量發展大會圍繞「打造人才樞紐:發揮大灣區人力資源優勢」進行專題討論。他們從不同角度分析大灣區人力資源,認為大灣區具有國際化的優勢,發展潛力巨大,希望香港人才可以在大灣區打造國際市場中發揮更大的貢獻。

澳門大學發展基金會智慧旅遊講座教授羅振雄從流動、種類兩個角度介紹灣區人力資源大框架。他表示,現時大灣區由於開放的優惠政策,以及地理位置優勢,人才流動非常頻繁,其國際化的特色,令發展潛力巨大,為大灣區人才帶來更多機會,又分析區內人才主要分為理論型人才及技術型人才,並主要集中在科技創新及金融方面。

香港科技園公司人才及人力資源的高級總監王秀麗表示,人才對創科來講是非常重要,這幾年經過不同界別的努力,創科發展非常迅速,內地有許多人願意到香港工作,從事包括生物科技、綠色科技、微電子等行業,而在香港培養的人才也願意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可見流動愈趨頻繁。

她認為香港人才在灣區發揮的作用是很明顯的,因為香港人一直生活在一個比較國際化的城市,對國際的理解等有一定優勢,希望香港人才可以在大灣區打造國際市場中發揮更大的貢獻。

灣區人才具三大特點

同道獵聘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戴科彬表示,目前大灣區人才有三個特點,第一是其儲備量全國最大,佔據了中高端人才的12%,其中碩士和博士以上的人才佔全國的逾20%,可見大灣區具有一定吸引力;第二是流動性非常高,特別自2023年香港人才流動加劇,在同道獵聘平台的數據中顯示,香港是高端人士想去工作和生活地方的第一位,其次是佛山和東莞,可見早已非以往般單一地流向廣州和深圳;第三是人才年輕化,這對比北京和上海尤為明顯,因為在大灣區裏面吸引的人才,超過了80%年齡是在20歲到45歲之間,特別是優秀學府的畢業生,以及已有孩子、希望為下一代提供更好的教育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