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漢源

要轉播巴黎奧運可能比你想像中更為複雜:首先大會會有50多個項目比賽訊號送到國際廣播中心(IBC),即使只算同一時間比賽也有大約30多個項目。試想像面前有50多個畫面要選擇轉播哪一個,最後觀眾從電視上看到的畫面是經過多重考慮的結果,背後的功夫遠比想像中的多。

畫面內容以外,更多的是實際操作的準備,最重要的當然是在IBC預備一個工作空間,這個工作室的租金並不便宜,約100多平方呎便要十多萬港元,但若不租用又不能收到訊號,除空間外,還有不少收費項目:例如前段提及的50多個訊號要收費,要做運動員一比賽完畢的訪問,其專用訪問位置亦要收費租用,另外枱枱櫈櫈電腦等設備也當然要收費,因此電視台製作費用真的很多,但這些支出卻不能省,因為在IBC有齊所有裝備,工作起來就方便和保險很多。

以前我們做奧運轉播,資料上很多時靠剪輯報章,但時至今日一切全靠電腦。目前奧運大會提供電腦 (InFo)系統,協助整個奧運運作,差不多所有有關巴黎奧運的資訊也存放在內,不停地更新,例如行政上、比賽前認證管理、比賽日程、運動員賽事報名、運動員背景往績、所有員工管理等等,而有關比賽內容如每個項目運動員出場比賽次序(Start list)、比賽過程、成績結果等有詳盡資料提供,例如包括足球幾時有入球、紅牌、黄牌、球員犯規紀錄等等也一清二楚,科技進步下,背景資料整合完整,評述員的準備也能較充足。其實自1992年西班牙巴塞羅那奧運會開始,Atos就為國際奧委會提供IT電腦訊息中心服務,Atos是業界領導者,在巴黎奧運期間,將會組成700多人的團隊,為巴黎奧運運動員、國際廣播公司、媒體、奧運工作人員、義工志願者等提供全天候訊息服務。過往轉播奧運評述員要到奧運比賽評述位置才可以試用到InFo資料,現在已經發展到在自己家中遙控也可以。Atos更為巴黎奧運會開設了一個技術營運中心(TOC),將會被用作指揮及控制中心,負責巴黎奧運所有63個場地和殘奧會比賽場館及練習場館的運作,TOC將在奧運期間承擔各IT 設備支援比賽運行及成績,並為巴黎奧運組委會140名場館IT負責人員和60名比賽成績經理提供支援。

奧運會成長,由百年前人手組織到目前發展一套專用數碼電腦系統 —奧林匹克管理系統(Olympic Management System,OMS)運行,有了這個系統,奧運會或其他大型綜合運動會將會更加有系統及順暢進行。有時想想也難怪國際奧委會收取如此高昂的電視版權費,背後動用的人力物力,以及不斷革新來製作整個奧運會,所投入的資金亦是天文數字。我們除了在電視旁去支持我們喜愛運動員外,也應該去欣賞一班在奧運幕後採訪及工作人員,才能成就轉播這個體壇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