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詠賢指讓運動融入生活「其實唔難」。 大會圖片
◆趙詠賢(前排右二)指與同事一起訓練有助建立默契。大會圖片
◆趙詠賢(右二)與同事打成一片。 大會圖片

香港女子壁球傳奇趙詠賢(Rebecca)去年離開香港隊教練崗位後,加盟屈臣氏集團出任社區關係經理,推廣社區運動文化。她分享讓運動融入生活「其實唔難」,即使在辦公室甚至搭車返工,都能安排運動時間。◆香港文匯報記者 葉詩敏

趙詠賢在去年杭州亞運後,毅然跳出舒適圈,結束12年的港隊壁球教練生涯,轉到商業機構任職,但她並沒有脫離體育運動,其新崗位主要職責是「照顧」其公司轄下的田徑會,「我們田徑會有很多訓練班,運動員又會參加不同的本地賽事,我的工作是支持本地田徑的推廣,孕育多一些出色的運動員。」趙詠賢說。

本質上,似乎跟她之前教練的工作分別不大,要說最不同的地方,就是現在很多時間就是「坐」,「以前做教練,多些走動,落球場,去比賽;現時卻很多時間是坐在辦公室工作,不算辛苦,只是要習慣一下」。

重視團體運動多過鬥快

始終是運動員出身,在役時外號「小旋風」的趙詠賢仍然好動,除了日常仍會打壁球,最近更率領一班同事參加「賽馬會好動城市計劃—毅力十二愛心跑2024」。這項跑步比賽早在1998年由香港精英運動員協會創辦,是一個慈善接力賽事。Rebecca之前曾以運動員或教練身份參加,今次跟公司同事組隊參賽,她說:「其實很多同事都有運動底,譬如有些平時打籃球,但一齊跑步就比較少。今次一齊訓練及比賽,就可以當Team Building。」

今屆接力賽作為「賽馬會好動城市計劃—毅力十二愛心跑2024」運動嘉年華的頭炮活動,於5月19日在西九文化區舉行,趙詠賢今次跟另外11名公司田徑會同事一起參加接力邀請賽,12名成員有男有女,有如趙詠賢般的前精英運動員,也有平日會打籃球或玩三鐵的業餘選手,亦有工餘不太做運動、從未參加過跑步比賽的人,但因這次賽事鼓勵大家一齊參與運動多過鬥快,所以這樣的組合也可以一同參賽。

訪問當天,趙詠賢便跟幾名同事與其他參賽選手一起訓練備戰,Rebecca十分享受這過程,「平時工作時,同事間各有各忙,較少交流,放工都趕回家,今次藉着練跑,便有機會在放工後更深入地了解,例如有位同事在工作時比較靜,想不到工餘時那麼活潑,所以我才說運動對建立團隊凝聚力很有幫助」。

不過,香港人工作十分忙碌,有研究顯示本港超過六成半人缺乏恒常運動,因此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便策劃及捐助「賽馬會好動城市計劃」,鼓勵市民將恒常運動融入生活,冀達至世界衞生組織建議每星期的體能活動水平。Rebecca認為,不用將做運動想得複雜,日常生活都可以做運動,「譬如工作時若要到不同樓層跟其他同事開會,那就不要乘搭升降機,行樓梯都是做運動;又例如,上班或回家時,早一個站下車,多走幾步路,那也是做運動,總之找機會『郁吓』」。

Rebecca補充,當然最理想是可以恒常地做一些正式運動,跑步又好,打波又好;她又覺得很多人不是沒做運動,可能偶爾玩一下,但無法持之以恒,「其實要恒常地做運動,首先要明白當中的意義,除了可強身健體,還有其他好處。」Rebecca解釋: 「我的工作知識,就是從運動那裏學到的,例如我做運動員,要管理好身體;要訓練要比賽各樣,就要管理好時間。另外,運動對確立正確價值觀也很有幫助,做運動既學到堅持,會學懂怎樣應付逆境,也令我更有鬥志。」

難怪Rebecca說除了會鼓勵身邊不做運動的人,多做運動,更直言希望女兒多參與運動,她笑說這樣就可以輕鬆地「放電」及「消磨時間」,是十分不錯的親子活動;不過,更重要是,運動帶給人正面的影響,「我一定會教她打壁球,她最後喜不喜歡,或打得好不好,是將來的事啦,重要是我希望她可以培養到團隊精神、性格外向一點、可以更堅毅地面對困難等等」;或許不久將來,趙詠賢就算不做教練也好,也能為港隊培養出另一個「小旋風」出來。

今屆運動嘉年華小資料

日期:2024年5月19日(星期日)

地點:西九文化區

時間:

運動嘉年華-上午8時至晚上8時

慈善接力賽-上午9時至中午12時

賽事形式:每隊成員4至8人,每隊以接力形式在1小時(愛心組別)或1小時30分(競賽組別)內跑出最遠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