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氣忌盛,心忌滿,才忌露。

二、有作用者,器宇定是不凡。有智慧者,才情決然不露。

(以上語出《格言聯璧·存養類》)

《論語》有言:「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 ;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氣盛則自然凌人,我們容易因此而與別人發生摩擦乃至衝突,既不利於團隊合作,也不利於建立和發展友誼。

常言道:「滿招損,謙受益。」此語出自《尚書·大禹謨》。這句話告訴我們不要自滿,因為自滿是前進的障礙,這會令自己招致損失;反之,做人應保持謙虛而開放的態度,海納百川,接納別人不同的意見,這樣我們做事便會無往而不利。

舉凡是器宇不凡者,心胸必然豁達大度,有容人之量。《道德經》有言:「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世間萬事萬物,要產生「作用」,須先有「空間」,否則這作用要發生在什麼地方呢?

「楊修之死」因自滿炫耀

《史記》也記載了老子的話:「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大家想必聽說過「楊修之死」的故事。楊修才智過人,本是難得的人才,可是他錯就錯在太自滿,過分炫耀自己的聰明才智,而他的老闆偏偏又是猜忌多疑的曹操,結果白白賠上了性命。

明代高僧憨山德清大師,著有一首《醒世歌》,語多警策,當中有兩句話:「從來硬弩弦先斷,每見剛刀口易傷。」非常發人深省!弓弩異常堅硬,鋼刀特別鋒利,從常識看來本是好事,但世事往往如老子所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俗語也說:「槍打出頭鳥。」古人每每教人韜光養晦,鋒芒內斂,當中實蘊含深刻的人生哲理。

當然,每一種文化的產生都有其時代背景與局限性。現今的香港是深受西方文化影響的工商業社會,講求的是積極進取、自我推銷。要是在入學面試或招聘面試中過於謙退,把自己說成什麼都不懂,什麼都不足取,那肯定將鎩羽而歸。進取與謙退應如何平衡取捨,這便要靠當事人掌握中庸之道了。

施仲謀(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教授)、李敬邦(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高級研究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