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啟業)協助特區政府收集持份者意見的東區區議員植潔鈴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對三無大廈住戶來說,日間未必遇到專人上門派袋,若要自取十分不方便,建議特區政府完善派發的網絡,除可利用關愛隊晚上派袋外,亦可在「綠在區區」回收點及在三無大廈集中地附近派袋,方便居民領取。

民建聯5名中西區區議員早前在區內就垃圾收費訪問200多名居民,八成受訪者擔心計劃實施後,會有市民亂丟垃圾,導致「垃圾圍城」,五成半受訪居民則認為回收設施不足。他們又指,環保署此前承諾在實施垃圾收費前會派出「綠展隊」到三無大廈宣傳,但中西區至今仍未有動靜。

各界關注如何減少前線與違規者衝突

本身營運物管公司的物業管理行政及文職人員協會主席吳家業向香港文匯報表示,指定袋設計有問題,因為3公升至15公升的都是手抽袋設計,難套入一般垃圾桶,而35公升及以下的指定袋更容易穿破,「100公升嘅袋厚一啲,但如果裝酒吧啲樽,袋唔夠一半都會穿。」他並擔心若落實收費計劃,屆時不少屋邨居民違規沒有使用指定袋,前線物管及清潔人員若加以干涉,會造成不少衝突。

協助特區政府收集持份者意見的東區區議員植潔鈴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由於試點住戶屬自願參與,且不少人已有大量普通垃圾袋存貨,部分人領取政府指定袋後會將之儲起,留待日後正式收費時使用,「其實試點的指定袋印有D字標記,正式實行收費後不能使用,但居民相信清潔工唔會每個袋都睇有冇標記,所以繼續用咗普通膠袋先。」她表示,有住戶就算使用指定袋,但政府一次過派發20個15公升指定袋,根本不夠用。

她認為,公屋管理較佳,目前最大問題是三無大廈,建議安排關愛隊晚上派袋,以及增加派發點,方便居民領取指定膠袋,又坦言要改變居民習慣需時,未來實施垃圾收費時原訂有半年適應期,建議政府延長適應期,以及加強宣傳教育,屆時大廈管理公司亦可向未有使用指定袋的用戶發通告提醒,施加一點壓力。

同時,植潔鈴認為特區政府的宣傳策略應該是強調回收減廢,增設廚餘機、「綠在區區」等,提供回收儲積分換禮品等經濟誘因,減低都市固體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