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燁

美國全國大學校園支持巴勒斯坦的抗議活動持續兩個多星期後,前晚各地再次發生警方強硬清場及搜捕示威學生的事件。如今這輪支持巴勒斯坦的校園示威,已經愈來愈有1960年代美國校園反越戰運動的影子,儘管不少大學管理層都試圖以引入警方清場的方法去鎮壓示威,但歷史經驗顯示,美國政界和學界一天不正視抗議浪潮的深層原因,這場校園危機都不會得到解決。

要分析這次美國校園危機的深層原因,需要從兩個方面去看:第一,是美國不同世代之間對巴以問題的觀點的轉變,尤其是年輕一代對巴勒斯坦的同情遠高於對以色列或猶太民族的同情;第二,是美國某些政客企圖藉着將示威抹黑成「反猶」或「恐怖主義」來謀取政治利益,從而使危機愈演愈烈。

先說第一點,美國民意向來以親以色列為主流,但去年10月新一輪巴以衝突爆發後YouGov進行的一項民調顯示,在這輪衝突中有28%的18至29歲美國人認為巴勒斯坦人的遭遇更值得同情,高於同情以色列人的20%,是所有人口中唯一較為同情巴勒斯坦人的年齡組別。認為美國在這輪衝突中保護以色列是「非常重要」的年輕人比率更只有14%,遠少過65歲或以上的約六成多。

這反映了美國社會對巴以問題看法的「世代差異」:戰時和戰後一輩美國人對納粹大屠殺及以色列立國過程中「以弱勝強」打贏多場中東戰場的印象較深,令他們情感上較傾向以色列一方;相反,年輕一代自懂事起對巴以問題的印象就只有「加沙巴勒斯坦人如何被迫害」、「猶太殖民區如何侵佔西岸巴人土地」,在他們眼中以色列從來都是處於加害一方的「強者」,巴人才是被迫害的「弱者」,情感上自然更傾向巴人,這也解釋了為何美國大學校園會爆發類似反越戰示威的親巴勒斯坦抗議浪潮,但同時又會遭到社會和政界大部分人疏遠甚至反對。

事實上,這次親巴勒斯坦抗議過程大致非常和平,只要校方和警方冷靜處理,應該不至於演變成當前的危機,問題就出在第二點。

正如前文所述,目前美國主流、尤其是老一輩民意仍然親以,很多政客因此都會以「炮打反猶主義」來獲得所謂道德高地和撈取政治資本,好在11月舉行的大選中爭取選民支持,這次親巴勒斯坦校園示威正正給了他們一個好機會,就像當年反越戰抗議浪潮中,示威學生被政客抹黑為「不愛國」甚至「親共」,如今親巴勒斯坦學生也被部分政客蓄意抹黑成「反猶」甚至是「恐怖分子」,並以此施壓要求大學管理層強硬處理,例如哥倫比亞大學校長沙菲克上月中首次要求警方進校清場,正正就是在眾議院聽證會上遭到議員圍攻「處理校內反猶主義不力」之後。

可以說,只要美國民意對巴以問題看法的世代差異沒有出現重大變化,在政客的挑撥和煽風點火下,這次美國大學校園親巴勒斯坦抗議浪潮將難以有和平解決的機會,至於會不會發展成當年反越戰示威中的肯特州立大學槍擊事件(國民警衛隊鎮壓示威期間槍殺4名大學生),就看當政者是否懂得汲取歷史教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