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中國文學備忘錄》

作者: 王干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評論家王干先生在《90年代中國文學備忘錄》(人民出版社,2024年1月)中,以「青年評論家」的身份,對90年代中國文學進行了一次回顧,不得不承認,90年代是評論家最具存在感的十年,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理性與感性的兼容等多個方面,都有着令人羨慕的表現。在本書中王干提及最多的兩位作家,一是王蒙,二是王朔,都是王家人,值得一提的是,王蒙的作品我一部也沒看過,包括那部出版於1994年的《失態的季節》,王朔的作品卻一部也沒錯過,他們都是好作家,但時代自身會選擇自己的代言人,與此同時,讀者的代際更迭,也會帶來最為直接的閱讀分層。

王干在書中提到,90年代是文學話題、文學現象頗多的一個年代。談論80年代文學,有一種確定感,而嘗試更好地理解90年代文學,則有一種恍惚感。仔細想了一下這種恍惚感的由來,是覺得90年代彷彿是80年代的倒影,是「鏡中花、水中月」。在80年代,王蒙、王朔、莫言、賈平凹、余華、劉震雲、梁曉聲、蘇童等著名作家,要麼已經富有盛名,要麼完成了處女作或代表作的發表,他們的根基在80年代的土壤上已經深扎,他們的枝葉在90年代繁茂。對於這些中國作家或者中國文學來說,90年代是一個愛恨交織的時代,一方面這些成名的作家迎來了創作與發表的輝煌期,另一方面人們對作家與文學的看法大相逕庭,熱愛者仍然熱愛,不愛者視如敝屣,文學如同坐上過山車,從頂峰到谷底,不過十年間,作家們站到了山頂看見了雲朵,也落在了山腳見識了荒涼。

人們似乎是在毫無心理準備的境況下,被一把推進90年代的。八九十年代之交有着一股揮之不去的疑雲與憂慮,體現在文學創作方面,從事「先鋒小說」「新寫實小說」寫作的作家,不約而同從「反映現實」轉向了「凝視歷史」,社會轉型期的寫作,再次擁有了諸多的不確定性。王干用「散裝」來形容他新結集出版的書,其實「散裝」也可以用來形容90年代的文學形態,作家「下海」進行市場化寫作,影視對文學的衝擊,文學期刊發行量急速下滑,嚴肅文學在通俗文學面前失去競爭力,更重要地是「讀者已死」——這是提前了20年的一種預見……導致「散裝」現象的發生,是因為當時的文學成為一種無形暴力下的犧牲品,而這種無形暴力,可以視為社會急劇轉型後,思想與文化呈粉碎性形狀,沒法再凝聚人的共識與力量,放棄文學,成為一種宿命。

1989年3月26日,詩人海子的自殺,是80年代文學落幕的重要標誌場景之一,也給將要到來的90年代文學注入了灰色質素。文壇中流砥柱的影響力,無法與上一個十年相比甚至連生存都成問題,一些著名作家在書市簽名售書,排隊者寥寥無幾,諸多沒有被影視改編眷顧的作家,陷入長久的沉寂期。作為80年代的獲益者,梁曉聲曾表示,「不要懷念80年代」,而對於90年代,他也抱有失望,一個鮮明的標誌是,進入90年代後,他的小說寫作變少,轉而大量寫作諸如《中國社會各階層分析》這樣的著作,對那個年代的下崗潮、官商勾結、權錢色交易等問題進行評論,嘗試重新擁有一些文學所給予不了的力量感。

從法國作家羅蘭·巴特提出的「作者已死」,到美國作家約翰·巴思提出的「文學已死」,再到90年代瀰漫至今的「讀者已死」,思考者對於文學的冒犯一次次升級,而社交媒體、短視頻、直播、AI「文生視頻」等的大流行,卻無一不在驗證這些說法的客觀性。在當下時代回看90年代文學,如果留下灰色的印象,也就變得很是正常,出版人張立憲曾有一本《閃開,讓我歌唱八十年代》,對80年代文學及其他進行高度評價,這也是人們對80年代的普遍認識。90年代也不錯,但為什麼少有人歌唱90年代?深究其原因,恐怕還是在那個年代,我們得到了許多,也失去了太多的緣故。◆文:韓浩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