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羅湖口岸。作者供圖

木 木

在深圳諸多地名中,人們最熟悉的應該是「羅湖」了,它所蘊含的歷史文化記憶也最豐厚。據學者考證,「羅」字源於古越語,是古壯侗語對山的稱呼。那麼,羅湖之「羅」是指哪座山呢?羅湖之「湖」又在哪裏?

比較流行的說法,深圳經濟特區成立之初,移羅湖山填羅湖水,換來今天羅湖火車站一帶的建設用地,成為特區發展的濫觴。打開搜索引擎,你會在一些媒體報道或個人回憶錄裏,讀到類似大同小異的表述:現在的火車站廣場、聯檢大廈、羅湖小區,當初都是搬運羅湖橋邊的羅湖山填的。那個時候,施工技術還不夠先進,工程隊日夜兼程,一鍬一鍬地挖,一車一車地運,硬是憑着愚公移山的精神,開創出一片改革開放的試驗田。

這種說法容易讓人聯想到開天闢地、篳路藍縷的特區建設意象,因其鼓舞人心,多年來得到朝野普遍認同。特區成立之初,的確通過鏟掉一些山頭,填平一些窪地,打造了一批建設用地。曾聽一位朋友說過:深圳有兩個最有名的開山炮,第一個是蛇口的開山炮,炸的是微波山;第二個是羅湖的開山炮,炸的是羅湖山。深圳市檔案館裏如今還可以查到一張當時的施工示意圖,在文錦渡口岸和羅湖口岸之間,有一個小山頭,確實標註的是「羅湖山」。

不過,這座山頭(或其他被剷平的山頭)是不是古人所指的「羅」,填平的水塘是不是古人所指的「湖」,我總有些懷疑,也沒有查到令人信服的文獻資料。近段時間涉獵深圳歷史文化,從羅湖一帶的山形地勢中似有所悟:羅湖之「羅」或許並不是一個普通的山頭,它可能指向深圳最大山體梧桐山;羅湖之「湖」或許也不是一個普通的水塘,而是泛指今天深圳水庫一帶的連片水體。梧桐山作為粵東大岳蓮花山的餘脈,主峰是深圳地區海拔最高的,山下龐大水體古已有之,迄今仍呈「五湖(仙湖、洪湖、東湖、銀湖、深圳水庫)繞山」之勢。而深圳河作為梧桐山下最大的河流,最初被稱作羅溪,也順理成章了。

這樣看來,羅湖之「湖」與深圳之「圳」,很可能是同源的。古時州縣,地域廣大,人煙稀少,人們的視野想必十分開闊。一脈羅山聳立,一片羅湖環繞,一條羅溪遠去,構成了古羅湖地區的山水大勢。羅湖村開基第二代傳人袁百良有詩「羅溪水長漁歌晚,梧嶺峰高月吐遲」,後人亦有「羅溪峻嶺水還深,上有喬松百尺陰」(袁漁隱)、「梧峰吐月映羅溪,縞帶飄飄赤勘西」(袁皓)等句。山生梧桐以引鳳,水馭雲霧而耕月,正是如此大山大水,成為古人命名的依據。而在後來的歷史進程中,這一脈山水數百年風雲演變,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近代中國的萬千氣象。

羅湖之名,最早的文獻記錄可追溯至明天順八年(1464年),用以描述當地「五水歸湖」的獨特地貌。羅湖用作地名,始於清朝初年的羅湖村。近代以來,羅湖一直是指羅湖村或羅湖生產大隊,隸屬深圳鎮。1979年寶安縣改設為深圳市,分六個區,其中羅湖區下轄深圳鎮和附城、福田、鹽田三個公社。這是羅湖作為特定地域名稱,首次超出一個村的範圍,並反過來管轄深圳鎮。次年,深圳經濟特區成立,不久寶安縣復置,羅湖、南頭、沙頭角三區被合併為羅湖區,統轄整個特區。此時的羅湖,是歷史上轄地範圍最廣的時期。後幾經沿革,直至1990年福田、南山分別設區,1998年鹽田設區,羅湖轄地才固定下來。

可見,羅湖作為改革開放的策源地,深圳經濟特區最早的行政建制和建成區,見證了特區成長的歷史。如今的羅湖區,是由10個街道辦事處組成的一方熱土,面積78.7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4.82萬人。羅湖地名的變遷,歸根結底是與深圳經濟特區同頻共振,進而與中國改革開放大潮同向奔赴的結果。

一個多世紀以來,在這片熱土上誕生了一大批具有地標意義的地名和建築,傳承着深圳之所以成為深圳的歷史文化基因,羅湖也因此獲得了「地標收割機」的雅號。當你聽到深圳墟、羅湖橋、老東門、漁民村的時候,腦子裏是不是會浮現出一幕幕滄海桑田的生動畫面?而國貿大廈作為「深圳速度」的助產婆,地王大廈土地拍賣創下多年不曾打破的天花板,京基100引領鵬城購物休閒的新時尚,這些走馬燈似的深圳最高建築,以特有的高度、速度、力度,不斷拓展着羅湖的天際線。

雖然坊間一直有「深圳的過去看羅湖,現在看福田,未來看南山」的說法,但羅湖從未停止自己前進的步伐。在當前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背景下,羅湖着眼於繼續提升城市品質,正着力打造「三力三區」:具有世界潮流引領力的國際消費中心核心區,具有全球資源配置力的深港融合發展先行區,具有國際市場輻射力的現代服務業集聚示範區。香港特區政府提出的《北部都會區行動綱領》,也把羅湖定位於港深緊密互動圈,推動建設口岸商貿及產業區。天時地利由來久,躍馬揚鞭正當時,一個嶄新的羅湖正闊步向我們走來。

巍巍羅嶺梧桐間  一脈羅溪入遠天

但問羅湖何處去  且看舊浪啟新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