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議學生手拉手展示決心。 美聯社

短短數天之內,從哥倫比亞大學開始,親巴勒斯坦抗議活動遍地開花、席捲全美數十間大學。復旦大學中東研究中心主任孫德剛與多名國際專家指出,看似短時間的抗議爆發,背後是美國政府一昧偏袒以色列的政策,國際正義未得伸張,在美國社會長期積累的不滿情緒集體宣洩。而美國皮尤中心早前一項調查顯示,美國18歲至29歲年輕人在巴以衝突中更同情巴人,年輕世代呼聲陣陣,料為局勢帶來更大不確定性。

孫德剛指出,「美國大學的抗議者並不一定是在政治上支持巴勒斯坦,他們從人道主義的角度,同情巴勒斯坦平民的遭遇,反對拜登政府對以色列軍事行動的支持。今次示威抗議會產生怎樣的影響,能否改變美國政府一貫、無底線偏袒以色列的政策,從而對以色列形成更大壓力,將取決於抗議活動後續的發展和蔓延情況。」

他分析,現時美國總統拜登正努力在支持以色列、與緩和抗議浪潮之間尋求平衡,陷入兩難境地。今年3月民調顯示,拜登對巴以衝突的處理正引起年輕選民不滿,「拜登嚴重依賴年輕選民,但可能最終會被年輕選民拋棄。如果事態進一步惡化,不排除美方會採取更多鎮壓措施,但此舉或對拜登競選連任造成沉重打擊。」

鎮壓嚴厲程度難以理解

《洛杉磯時報》專欄作家、普立茲獎得主麥克納馬拉亦撰文表示,美國大學抗議活動日增,體現愈來愈多美國年輕人對以色列採取的行動、美國對以色列源源不斷的軍事援助,以及加沙人道主義災難被忽視的現狀感到不滿,「我們可以看到,示威活動是針對這些問題的和平抗議。對加沙戰爭的分歧,不僅限於學生。是學生們利用他們的行動,反映了更廣闊的社會爭議。」

麥克納馬拉指出,當美國政界頻頻搬出「反猶太主義」形容和平抗議的學生,當警方的拘捕變得隨意,抗議浪潮只會愈演愈烈,「這種鎮壓的嚴厲程度令人難以理解,除了給這場想要平息的抗議活動加深不滿情緒、製造新的分歧,我不知道當局究竟還想實現什麼目標。」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貝拉凡特則指,作為今次抗議活動爆發的導火線,哥大校長沙菲克貿然要求警方進入校園、驅散和平抗議學生的做法,引起了極大的不滿情緒,「沙菲克花了24小時,才發現被捕者是一小群學生,他們只是在學校草坪搭帳篷營地、聲援巴勒斯坦。就連警察都顯得困惑,警方形容學生們是和平的,他們面對警方的突襲沒有任何抵抗。」

◆香港文匯報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