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錦輝 全國政協委員 立法會議員 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 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副會長

神舟十八號升空,顯示出我國在航天器設計、發射技術和航天員培訓等方面又取得進一步成果。過去香港多家大學均有涉獵航天科技的研究,更多次參與國家航天實驗項目,第四批航天員更首次招募了港澳地區人士參與遴選。特區政府應該向本港青年學子好好展視國家航天成就,推動「登月夢」的活動,吸引青年追尋航天夢,並且為國家培育創新科技人才,貢獻航天和人類發展。

今次執行任務的航天員,將會進行多項太空實驗,包括微重力基礎物理、空間材料科學、空間生命科學、航天醫學、航天技術等領域,開展90餘項實/試驗,當中包括植物和水中生物的培育。是次神舟十八號將實施國內首次在軌水生生態研究項目,包括飼養斑馬魚培育金魚藻,在軌建立穩定運行的空間自循環水生生態系統,實現我國在太空培養脊椎動物的突破。此外亦會實施國際上首次植物莖尖幹細胞功能在軌研究,研究植物進化對重力的適應情況,為後續定向設計適應太空環境的空間作物提供理論支撐。

港人飛上太空將成事實

香港是世界唯一一個擁有五間百強大學的城市,科研實力不容置疑。事實上,香港多家大學均有涉獵航天科技的研究,更多次參與國家航天實驗項目。例如香港中文大學與私營企業合作參與空間科學實驗項目,利用空間站為產業尋找解決方案,以及進行產品研發。又例如香港理工大學與商業夥伴合作,為航天飛行和太空探索研發使用多肽的新一代生物數據存儲技術。

在多次的國家航天科技任務中,我們都可以看到本港大學參與的足跡。例如理大參與嫦娥五號任務,成功協助國家在月球上取回2公斤土壤樣本,又在天問一號任務中協助進行地形測量和評估。其後亦有研發火星相機,以監察着陸和火星環境。另外,天舟六號飛船搭載中大大豆根瘤菌、神舟十六號飛船搭載隴黃大豆兩項農業研究;科大亦參與了分析嫦娥一號所收集微波數據,協助探索月球再生能源。項目眾多,不能在此一一枚舉。

祖國航天成就斐然,加上香港科研實力獲得國家青睞,對於願意抬頭仰望星空一展拳腳的香港年輕人來說,等於展開了一望無垠遼闊任我闖蕩前景。過去,香港青年即使有天際夢,也沒有發揮的機會,但如今可以參與國家航天事業,境況完全逆轉。

多辦展覽展示輝煌歷程

除了科研工作,國家第四批航天員的選拔中,首次招募了港澳地區人士參與遴選,工作已基本完成,一想到可能有香港人當上航天員,衝出地球,奔向宇宙,相信不少青年人都會心頭火熱。

特區政府應該為青年學子好好展視國家航天事業的成就,讓更多家長和學生認知當中的機遇。特區政府應該與教育界、創科界合作,好好把握機會,廣泛科普中國航天科技。現時科學館正在舉行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展,既展示國家航天事業的輝煌歷程,亦展示工程方面的成就和未來的發展。參觀者可以觀看國家借出的航天員艙內的航天服、神舟飛船返回艙,還有空間站模型,長征二號F、長征七號、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等模型。除了舉行短期的展覽,特區政府更應在太空館闢出長期展區。

前天的新聞發布會最值得留意的,是國家已經為登月任務訂定目標,預備在2030年實現中國人登陸月球。登陸月球涉及多方面的創科技術要求,我們可以推動「登月夢」的活動,讓更多青年知道香港人也有參與登月任務的機會,吸引香港的青年追尋航天夢,並且為國家培育創新科技人才,貢獻航天和人類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