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蘇 資深媒體人

當今世界,全球化科技的創新及社會的變革為文化傳播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尤其近年,中國風在香港興起,與不同國家和內地的文化交流日益頻繁,促進了文化多樣性和跨文化領域的對話。透過香港各社會團體舉辦的文化活動,加上通過互聯網和全球媒體全接觸,聚焦來自世界各地的文化,確實拓展不少見識,擴大視野,豐富文化體驗。筆者相信文化傳播應是一個不斷變化和演進的領域,它的靈魂在於人文的因素,是「人」的精神建立起存在於各種形式的媒體和媒介中的互動與交流,富有溫度與情感的交融,是承上啓下、相互關聯的。

這些年,古文詩詞、漢服騷、旗袍秀、馬面裙等非遺傳統,越來越盛行「出圈」,開始讓人們重新審視中華文化幾千年積澱的審美與格調,儘管高科技的進步帶來新機會,但文化傳播的需求愈見熱絡,各種文化活動的方式愈演愈烈,人們開始體驗到中國人特有的含蓄與典雅,瀟脫和浪漫。但縱觀文化傳播的故事,筆者總覺得有不少活動缺乏一些支撐起文化創意的靈魂,少了一些真正血脈相連的故事。

價值取向的人心思變

尤其在當今數字化時代,社交媒體、在線平台和融媒體等新興媒體為文化傳播搭建了分享平台,提供更廣泛的渠道和更多機會。如在微信、臉書、小紅書、抖音等社交媒體分享和交流自己的文化觀點、創作和意見,使文化傳播變得更加自主和多元化。不論如何熾熱,要謹記貫穿始終的是一個「魂」字。靈魂所在,人的根本,存在於人的創造力、想像力和表達力中,是人的精神載體,賦予文化屬性的力量。

中華文化的傳播力和影響力關乎國家的長遠發展,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未來香港的重點工作。然而,文化傳播遇到的挑戰無時無刻就在身邊,如信息超載、資訊碎片化和虛假信息等問題,就會影響到文化的真實傳播和解讀。現代文化傳媒正缺乏靈魂和指導性,已成「快餐的一次性餐具」!

此外,商業化導向的媒體環境使一些有價值的文化內容難以獲得足夠的關注和支持。如粵曲新唱,就算是「新瓶裝舊酒」,也需要共同努力去維護文化傳播的「靈」與「魂」,包括培養媒體人素養,提高對文化多樣性的認知和尊重,促進公眾參與和對話,以及支持創意產業和文化表達的自由的人。

概括而言,文化傳播的靈魂在於人!讓「人」的精神層面的靈魂持續在不同的媒體平台和社會環境與他人產生碰撞的火花,「生命影響生命」得到體現與延展。

傳播與影響任重道遠

筆者早年創辦公益文化公司,就是為大眾提供免費的工作坊,2015年4月開始於蘇港兩地義務、公益式推廣文化交流沙龍、講座、雅集等活動。邀請海內外著名專家、學者站台演講。如英格蘭的哲學家、加拿大籍的中國古建築收藏家、香港易經老師以及內地教育界名家包括江蘇省文聯、江蘇省文化藝術發展基金會的藝術家們演講座談。其中古蹟收藏家、古琴專家、紫砂壼發燒友等現場互動環節,讓座無虛席的民眾聽出耳油,還向鄰舍借櫈恭聽,還有好茶、點心招待,更有抽獎節目助興。

公司曾在詩人汪國真病逝後第三天舉辦一場專場音樂詩歌朗誦會,率先策劃組織《讀汪國真的詩》活動,請來朗誦名家即席頌讀汪國真的詩章,回憶緬懷他「影響一代人」的詩篇,贏得各界人士的支持與關注,並得到中央電視台、新華網及南京電視台以及《東方文化周刊》的即時報道。

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要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香港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大小藝術團體正逐步將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和文化精神融入到他們的作品中,以提高市民的文化自信。正如香港藝術發展局主席霍啟剛表示的,國家正推動「雙循環」,文化事業也應當內外兼顧,不但需要走進內地市場,同時也要積極在海外發展,吸引更多國際級文化藝術組織落戶,提高國家在文化議題上的國際話語權。

如何把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做到最好,關鍵在於用智慧凝聚人心,將文化深植於內心,讓古典融入血脈;以文化滋養生命,生命也可以滋潤文化,可持續性地將中華文明文化精髓融入每個市民心裏,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