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化是學習普通話的難點之一。很多初學者不知道在普通話裏,有不少詞語,兒化與不兒化,意思是不同的,以下給大家介紹一些。

有的詞如果不兒化,會變成截然不同的意思,如「小辮兒」不兒化,就成了「小便」。如果因為不知道而錯誤使用,會很尷尬。

有的兒化詞具有區別詞性的作用,可表達不同意思。像「尖」不兒化,指尖銳(形容詞),如「這把刀太尖了」;兒化則指物體末端(名詞),如「他凍得鼻尖兒都紅了」。「跟」不兒化,是指跟隨(動詞),如「我跟媽媽去深圳」;兒化則指鞋、襪子的後部(名詞),如「她愛穿高跟兒鞋」。「畫」不兒化,指用筆繪圖形(動詞),如「這是我畫的」;兒化則指畫成的作品(名詞),如「我買了一幅畫兒」。

還有一些字,兒化與不兒化,雖然沒改變詞性,可意思很不一樣。比如:「麵」不兒化是指麵條、麵粉等,如「爸爸愛吃麵」;兒化則指粉末,如「請給我胡椒麵兒」。「冰棍兒」即廣東話的「雪條」,如果不兒化,就變成了「冰弄成的棍子」。「小人兒」指未成年的人,屬中性詞,比如「這個小人兒真可愛」,也指「小人物的形象」,如「他喜歡畫小人兒」;而沒有兒化的「小人」,則指卑鄙的人,是貶義詞。

學習普通話的時候,多注意兒化的運用,用詞就會更準確。

◆ 本文內容由畢宛嬰女士提供

教育局課程發展處中國語文教育組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