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英豪 全國人大代表 立法會議員

特區政府正面臨財政赤字,據財政預算案顯示,2023/24財政年度的綜合赤字達1,016億港元,這是2019年以來連續五年出現赤字,也是第二個赤字超過千億元的年度;財政儲備亦相應下降,由2022年逾9,400億港元,減少至2024年3月底約7,332億港元,情況令人關注。特區政府應全面改善轄下各項非金融資產,包括水電鐵路等公營事業、政府辦公大樓等的經營管理,開拓更多收入來源,實現保值增值及提速增效,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

特區政府的非金融資產收入所佔的比例不小,尤其是經過長期的發展和積累,這部分資產數量龐大,也富有潛力。根據財經事務及庫務局提供的資料,特區政府佔有香港鐵路有限公司75%的權益,以2020年至今計算,每年都為政府庫房製造50-60多億元的收入,2022/23年度更有超過66億元的收入。另外,隧道和橋樑、水務等設施每年也各創造了約20億元收入。對於這些較成熟並有穩定現金流的資產,特區政府需要加強經營管理,並考慮成立新的控股公司,按市場對其行業估值,以證券化方式盤活。

運用基金信託管理資產

特區政府可考慮整合目前擁有的多條隧道及部分公路橋樑,成立新的公司或基建信託基金,並上市集資。這樣不但可以提高現有的管理水平,以及為庫房帶來更高收入,也可以讓強積金投資管理機構以至廣大香港投資者認購,達到多贏目標。

另外,特區政府擁有多座物業,包括政府辦公大樓數十座,以及數十萬個公屋單位。雖然有相當部分的公屋商場已經通過領展上市,但也可以繼續對這裏面的優質房屋資產進行盤活以及進一步的證券化,為政府帶來額外現金收入,改善財政收支。以往的國際案例都印證了,以私有化盤活非金融資產,是值得研究的途徑。

對於一些並未為庫房提供收入和回報率的領域,例如郵政署營運基金,最近連續5年的回報金額都為零,有關方面也需要對其持續虧損進行檢討和研究,找出最佳處理方案。

優化公共機構營運質量

另外,特區政府可參考國務院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如何管理國有資產原則及方法,全面改善政府的非金融資產管理。特區政府須成立跨部門專責委員會,對特區政府所持有的非金融資產進行監管,定期進行全面統計,查清數量後並予以公布。其次,特區政府要針對具有不同屬性和特點的非金融資產,探索進行有針對性的管理。重點是完善對特區政府全資擁有或控股的各類經營性企業,例如港鐵公司、機場管理局等的績效考核體制,探索不同性質、不同類別、不同行業的績效考核模式,切實落實好特區政府對非金融資產的保值增值及為庫房提供更多收入的目標需求。

以港鐵為例,政府既然是最大股東,該委員會可研究對被推薦進入董事局的政府代表提出一定的管理指標要求,讓他們運用對港鐵決策的影響力,要求港鐵在確保為廣大市民提供出行便利的同時,採取更為積極進取的派息分紅措施,為政府提供多一些收入。

特區政府這方面的建議已作出積極回應,相信只要我們善用上述多種方法,就可以按照「新質生產力」發展的要求,開拓政府收入來源,為香港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貢獻。